說起不被人看好這件事情,王成突然就想起來了一個咖啡的品牌。
這個咖啡品牌,可是號稱國貨之光,華爾街頭號韭菜收割機。
和這家咖啡比起來,什麼幾年之後出現的小罐茶,簡直就是小孩子過家家。
無獨有偶,那家咖啡企業成立後,國內資本也是一致的不看好。
可人家壓根也不需要國內資本看好,因為人家根本就沒想著和國內的這些人玩。
你們一群土老帽,哪裡懂得咖啡這種高檔貨。
既然要做咖啡這種品牌,當然是要做到國外,割國外的韭菜了。
是的你沒看錯,當年國內的一些資本,甚至連被割韭菜的資格都沒有。
更讓國內一眾投資者不明白的是,這種幾乎一眼就能看明白的騙局,在國外怎麼就無往不利呢?
講道理雖然拉風頭就是比誰會講故事,但真的說到講故事,賈老師不比這家咖啡會講?
為啥最後成功割了資本主義韭菜的,會是這家咖啡呢?
說真的當年這家咖啡沒有割西方資本韭菜的時候,國內的不少資本,還都以西方的某些資本為榜樣,將其當成了學習的物件。
可真等這家咖啡在米國那邊成功上市,瘋狂薅羊毛,而且被薅的人還一個勁的叫爽,國內的某些人就直接失去了信仰。
王成覺得既然自己現在在資本圈裡面的人設,已經向著不靠譜發展了,那就再加把勁。
這麼好的薅羊毛工具,而且還是薅國外人的羊毛,補貼華夏人民喝咖啡,何樂而不為呢?
一聽王成居然要搞咖啡品牌,先不說市場的反應,那些不看好王成的投資人的反應,就連羅浩也倒吸了一口冷氣。
他嘬著自己的後槽牙道:“老闆,您是認真的嗎?我覺得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啊,盤子開的太大了,我們這邊人手會不夠的。”
其實羅浩這就等於是在委婉的告訴王成,這件事情恐怕不成,別折騰了。
國內誰不知道,咖啡在華夏這片土地上,基本上是不會有什麼市場的。
就算進軍國內好多年的某巴克,如今也不見得敢說自己好到什麼地方去。
最關鍵的是,人們去某巴克,壓根就不是去喝咖啡的,而是去裝X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