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川說道:“怎麼來的,沒有必要告訴你吧。蒙校尉,你管的事情,是不是太寬了點。”
蒙雲說道:“那是我蒙家獨有的印記。你說不關我的事?說,你這印記,是怎麼來的?你到底是誰?”
那個虎形印記,只有蒙家的嫡系傳人才有。
蒙雲只是蒙恬的堂侄,算不得嫡系,只能算是旁支,蒙雲身上都沒有印上虎形印記。
現在見到易小川的身上竟然有虎形印記,蒙雲當然驚訝,並且疑惑。
易小川不願意和蒙雲多說,敷衍道:“我和蒙家沒有任何關係。虎形印記是胎記。”
易小川是奴隸,但是受到玉漱公主關注,又是王希堯特意要帶回咸陽的人,不是誰都能隨意欺負。
更何況,易小川有著虎形印記,說不定是蒙家流落在外的嫡系子孫。
蒙雲問不出什麼來,心中暗道:“回到咸陽,我一定要將此事告知伯父。”
吃了晚飯。
王希堯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
人類沒有進入工業文明,沒有云彩的夜晚,星空真的非常美。
流水、微風、鳥叫、蟲鳴,再加不遠處的篝火,讓王希堯感到特別寧靜。
王希堯的思維中,正在鑽研思考《本經陰符七術》,其中的七術,沒有一門是殺伐之術,全部都是養生養神的秘法。和女媧觀想圖,倒是有點類似。
王希堯總結出,不管是儒佛道,還是其他學派,真正上乘的法門,都沒有一點殺伐。經書中蘊含的都是智慧,不是攻伐之術。
哪怕是兵家的學說,也是講究不戰而屈人之兵。攻城略地,始終是落了下乘。
“我的劍術思想,要有所改變了。”王希堯心中暗道,“我的劍術,還是殺氣重了點。有殺氣,對生命的演化有害無利。劍,是該用來守護,是用來護道護法。”
心態一變。
王希堯思維中的“殺意”再次減少。
王希堯敏銳地察覺到,自己的身體有了變化,五臟六腑更有活性了,生機更強大。
脾氣好,性格溫和的人,比脾氣暴躁性格極端的人,更長壽一些。不是沒有道理。
一隻小兔子,跳到王希堯的上身。
小動物最是靈敏,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它就會逃走隱藏起來。王希堯的心中沒有了殺意,氣息祥和,小兔子都願意和他親近。
易小川靠近王希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