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後面的話王希堯沒有和爹孃說。
因為說了他們也不懂。
王老漢一驚,說道:“借糧?那怎麼行?”
王希堯說道:“為何不行?爹,今年的旱情,你是知道的。要是弄不來糧食,咱們村裡的三百多口人,怕是要餓死一半。方圓數十里的百姓供養了慈航靜齋上百年,現在百姓們有難,活不下去,慈航靜齋有責任讓大家活命。”
道理是這樣沒錯。
可是,以前也發生過災害,每次都沒有向慈航靜齋借過糧食啊。
要是惹惱了慈航靜齋裡的神仙,那可是要掉腦袋。
百姓們都是膽小。
就算慈航靜齋被譽為武林正道的領袖,可是在普通百姓的心中,卻是那麼高不可攀。心中有畏懼,是很正常。
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紀,一個普通警察上門,老百姓心裡首先就是擔憂和畏懼,想著自己是不是犯了什麼事情。
向慈航靜齋借糧,王老漢和王陳氏是想都不敢想。
王陳氏說道:“兒啊。要不,算了吧。不去借糧,咱們再想其他辦法。”
王希堯說道:“娘,除了借糧,還能有什麼辦法?”
王陳氏沉默了。她只是一個種地的婦人,沒有學識,沒有見識,哪裡有辦法?
王希堯說道:“爹,娘,你們不用擔心。我這次去慈航靜齋,一定把糧食借來。我會讓堂兄王康和我一起去。更何況,我還識字。”
王康是村長的兒子,比王希堯大幾歲,已經二十歲出頭。
王希堯和王康雖然是堂兄弟,但是兩家早就出了五服,親戚關係隔得有點遠。
第二天早上。
王希堯和王康就駕著一輛牛車出村,前往慈航靜齋去借糧。
王康雖說比王希堯大了幾歲,卻沒有王希堯穩重,很不自信。
王康坐在牛車上,問道:“希堯堂弟,真的要去慈航靜齋借糧?”
王希堯說道:“不去借糧,咱們駕著牛車去終南山帝踏峰幹啥?村裡的族人,就等著我們把糧食帶回來救命。我們不能讓族人們絕望。”
王康說道:“可是……那可是慈航靜齋啊。我聽說,那裡是神仙們居住的地方。”
王希堯笑著說道:“兄長你就不要擔心,一切有我。我們除了借糧,還要去瞧一瞧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