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的崇禎皇帝,壓根就已經不在意那些虛名了。
什麼天皇?他的志向,可是球長!
還有,自己的兒子都要操心好多,又豈會認一個倭人乾兒子?
至於那些倭人的什麼美女,財物,滅了他們不照樣是大明的!
最為關鍵的是,劉偉超說過,這個倭國對華夏一直是賊心不死!只要有可能,他們就會覬覦!
萬曆年間,豐城秀吉就曾派出軍隊想要以朝鮮為跳板來攻打大明;在原本的歷史上,再一次進攻華夏。
對於這種狼子野心的種族,不能因為他們表現地乖了就放過他們!
大明的爪牙,壓根就不缺,只要大明願意,就會有一大堆番邦小國來效力。
別的不說,洞吾的東籲王朝,就已經幾次表達過這種意思,但是,該打得就是要打,倭國也不例外。
基於這樣的想法,崇禎皇帝根本就沒見倭國使者,做出了批示:按計劃滅國,必須在今年結束倭國戰事!
這份旨意以訊號塔傳輸的方式傳到朝鮮,然後快船送訊息到倭國。
之所以這麼麻煩,不是說有線電話公司還沒開展業務,瓊州那邊已經能提供電線了,產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慢慢增加。
但是,最開始提供的電線,業務全是朝廷這邊,也就是要滿足朝廷的需求。
最為重要的,是大明兩京十三省的銀行分行和京師總部之間的通訊。
有了有線電話聯絡之後,至少省會之間的通存通兌就不是問題,可以解決很大的經濟困難,促進經濟的發展。當然了,這些通存通兌也肯定是大額的。
另外,有了這個有線電話的基礎之後,各省設立人工交換局,地方布政司、按察司等等,也就能和京師通訊了。
至於省下面的州府之類,就還是要緩一緩,要往後推。
以後各省有情況,就不用往京師派八百里加急,而是把訊息送到省會,再由省會這邊的電話局打電話到京師,能實現最短時間的通訊,最快地掌握全國訊息。
大明境內,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中。比如各地的基建,海軍向南轉進,西域的鐵路和修城,股份公司的成立,藩王的就藩等等,一片欣欣向榮之色。
但是,在洞吾的東籲王朝,卻是有一種難以喘氣的壓抑。
在其都城阿瓦城,路上的行人,一個個都是面黃肌瘦的,穿著也瞎,虧了溫度不會有多冷,要不然的話,絕對能凍死一大群。
此時東籲王朝的國王,還是他隆王。他和前面幾任國王不同的是,他採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恢復國力。
如果按照原本的歷史發展的話,他的這些政策確實也很有效果,讓他掌控洞吾的能力得到了加強,按照他的意願進行了改組。
但是,在這個位面上,蝴蝶翅膀煽動之下,他的休養生息政策被打斷,勾結雲南流賊李自成所部,意圖在大明動亂的時候吃掉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