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煌言的打算,其實和李巖差不多,就是要儘可能地殺傷敵人,為大明軍隊在隨後的反攻中減少麻煩。
因此,新式武器,厲害的武器,都沒有在第一時間展現,讓敵人有能力衝到近前,才下令重機槍開火。
寒冷的天氣,壓根就不妨礙重機槍的射速。
“噠噠噠……”這是黑白無常的聲音,無情地收割敵人的性命,如同割麥子一樣,衝鋒中的聯軍軍卒,成排倒在地上。
猶如有一堵無形的牆,一下把西岸拍過去的海浪給擋住,並且逼得海浪迅速後退。
衝在前面的聯軍軍卒,眼看著前面的同夥在從未見過的武器面前,毫無還手之力地倒地,他們驚恐,想要後退,想要逃跑,可是,後面還都是衝上來的同夥,前面的同夥倒地,那子彈就迅速照顧到他們的身上,根本就沒法避開。
如果是後世的戰場上,遇到重機槍掃射的時候,軍卒會第一時間找掩體,會臥倒。
但是,在這個時代,火槍都是站著射擊的,臥倒來應對火槍的對射,至少在歐洲還沒有發生過。
對於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的重機槍,顯然有足夠的應對經驗,便成了重機槍揚名的墊腳石。
在重機槍組成的火網中,哪怕是不再有步槍射擊的輔助,聯軍軍卒,不管是人還是馬,也休想衝過伏爾加河。
後方觀戰指揮的聯軍統帥,不管是卡爾十世·古斯塔夫,還是其他人,直接看得目瞪口呆。
明國軍隊突然使用出來的重機槍,直接打碎了他們的三觀:怎麼可能有射速那麼快的火槍?
這怎麼可能!然後,眼前的事實就擺在那裡,明國的重機槍噴著火舌,以人力難以企及的射速,在收購聯軍軍卒的性命!
火器完全淘汰冷兵器的時代,已經到來了!幾乎在重機槍開始掃射的同時,伏爾加河唯一的這座大橋上,冒出了兩輛並排的怪物,直面沙俄軍卒的衝擊。
這個怪物,猶如鐵做的房子一般,卻是會移動的。最為關鍵的是,在這個房子的正前面,竟然也吐著火舌,
“噠噠噠……”的叫聲,割沙俄軍卒的
“麥子”!先前在橋面上死了的屍體,直接被這些怪物碾過,壘的比較高的屍體堆,則被這些怪物推倒,然後繼續碾過。
這種怪物的速度還不低,都能趕上沙俄軍卒的步軍衝鋒,只是一會的功夫,最前面的兩輛就殺到了橋的西岸,殺入了聯軍叢中。
有近距離的聯軍軍卒,直接撲了上去,用他們的刀砍,用他們的槍捅,可是,沒有任何用處。
事實證明,這個會移動的怪物,確實是鋼鐵做的!過了河的裝甲車,猶如勐虎闖入了羊群中,讓他們的敵人壓根沒有反抗之力,被這些裝甲車肆意蹂躪著。
李來亨的裝甲營,一共有五十來輛裝甲車,全部過了河,用車上重機槍,在成片收割敵人的性命。
聯軍統帥這邊看到這一幕,回過神來時,都已經膽寒了。這仗根本沒法打,這是一面倒的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