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沙舒賈的這個答覆,沙賈汗自己也不好判斷,便拿到朝堂上議事,聽取他的臣子意見。
對此,有點臣子認為,沙舒賈失敗了就是失敗了,該當問罪,特別是瞞報,更是罪上加罪,要重罰才行。孟加拉總督這邊,更是死刑起步。
但是,也有點臣子對此並不認同。他們認為,沙舒賈說得沒錯,東邊和明國的戰事沒有結束,不能算失敗了。
如果說,沙舒賈的策略能奏效,那其實是莫臥兒帝國的一場偉大勝利。畢竟,明國派來的戰船,都多達一千多艘,規模龐大,更不用說還有陸地上的明軍了。
沙舒賈這種戰略,在面對強敵的時候非常英明,用天氣來打敗明軍,更能證明沙舒賈是神的寵兒。
如此種種,贊同和反對的兩派,在沙賈汗面前吵得不可開交,吵得他頭昏腦脹起來。
最終,朝堂上最終的決議,還是再派欽差前去東方核實。如果沙舒賈的計策真得有效,雨季已經兩個多月了,威力就應該顯現出來了。
另外一邊,沙賈汗還調他的大兒子達拉舒科領兵前往東方,如果沙舒賈的策略有效,東方戰事順利的話,達拉舒科這邊就作為預備隊,引而不發。
如果說,沙舒賈的策略,收到的效果不大,那麼達拉舒科就領兵繼續東進,替代沙舒賈收復達卡,驅逐大明帝國的軍隊。
至於沙賈汗自己,在處理完了這個事情之後,依舊沉迷於他的土木工程,修建最偉大的建築。都城阿格拉附近的民夫,依舊被一批批地徵召,配合那兩萬多的工匠修建陵寢、寺廟等等。
崇禎二十四年八月初,新一輪的訊息,再次傳到阿格拉。
南方,奧朗則布所領大軍和荷蘭艦隊配合,順利打下了臨海的幾個小國,就剩最後一個國家還沒有打下了。
隨著戰事的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一個國家接一個國家的征服,奧朗則布的軍中聲望,越來越高了!根據報捷信使的訊息,最後一個小國,估計會不戰而降。
這個訊息,讓沙賈汗的心情有點不好了。
他沒想到奧朗則布攻打南方那幾個國家,竟然這麼順利。最為關鍵的是,那支撥給奧朗則布的御林軍中,有兩個可以說是最忠於他的將領,竟然英勇戰死了!
如果說,只是一個戰死的話,他可能覺得還是意外。但是,兩個都戰死了,這由不得他不多想。
奧朗則布的野心,可以說昭然若揭了!
等到他凱旋的話,他的威望,會不會比他這個皇帝還要高了?
有些事情,雖然不明說,但是,沙賈汗心中其實也是明白的。
他現在最為要緊的,就是不能再給奧朗則布刷聲望了!
於是,沙賈汗立刻改變主意,連續動作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