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絕大多數官員來說,雖然廠衛是他們的對頭,恨不得廠衛沒了,但是,他們同樣也非常厭惡流賊。因為流賊所過之處,地方上的官紳絕對是會倒黴的。
南京勳貴為了扳倒馬士英,竟然差點把張獻忠這個大流賊給放回江北,這個事情,也是超過了大部分官員的底線。
除此之外,遼東戰事的捷報,也已經開始一份份地傳往江南這邊了。大捷之下,更是震懾了剩下那些人,不敢再為南京勳貴出頭。
而王承恩和王德化這邊,也很快把南京勳貴一案做了了結,寫了奏章快馬急遞送往京師,請示下一步如何行動。
對於皇權允許的權力範圍,王承恩是絕對明瞭的。抓了南京勳貴,哪怕是抓那麼多,都沒問題,因為西廠的權力,就是先抓後奏,皇權特許。但是,隨後該怎麼處置這些大明臣子中身份最為顯貴的這群人,卻是需要皇權來定奪的。
…………………………
與此同時,遼東,堵胤錫回師瀋陽的第二日,雖然軍中的新武器,主要是使用白火藥的那些新武器已經在之前的戰事中用完,但是,大軍強攻之下,瀋陽還是被攻陷了。
這倒也不是明軍變得多厲害,可以在沒有武器代差的情況下就能短時間內攻陷一座堅城;而是瀋陽城內的建虜本來正在遷都,遷到一半被明軍堵在了城裡,人心士氣已經低落到了極點,也沒有足夠兵力防守。
之前被大軍圍了幾天之後,就已經不斷地有建虜絕望而自殺;哪怕還有一部分人負隅頑抗,可人數也實在太少,大軍強攻之下,才會容易攻進城去。
代善再次自殺,不過這一次,他的親衛並沒有再把他救下,而是幫他自殺,縱火燒皇宮,代善就死在了皇宮裡面。
等明軍攻破瀋陽,把皇宮火勢撲滅之時,至少已經分不清那具屍體是代善的了。
攻下建虜偽都瀋陽,又加上之前俘虜了建虜的偽皇,大部分建虜不是被殺,就是被俘虜,幾乎可以宣告,遼東基本上算是光復了。
不過,明軍將士們,卻發現自己並沒有太大的喜悅。因為對於光復遼東,他們已經有預期,特別是勝仗一個接著一個地打,並且還很輕鬆的情況下,更是沒有意外之喜。
甚至對於不少明軍將士來說,感覺以後沒有了立功之處,反而有點失落了。
對於軍中這種情況,堵胤錫很快就察覺到了。或者說,是遍佈軍中的錦衣衛監軍,很快察覺到了。
於是,他便立刻向全軍宣佈,建虜在寧古塔那邊還有殘餘,朝鮮倭軍還要剿滅,倭國還待滅掉,讓全軍上下不得鬆懈,有的是仗打,這才讓軍中士氣又高昂了起來。
不過按照計劃,除了之前派往寧古塔的軍隊之外,大軍要轉入休整,等嚴寒的冬天過去了再進行下一步行動了。
但是,這個並不妨礙往京師報捷,並且正式把崇禎皇帝點名的那些欽犯押往京師,就當是今年過年的獻禮了。
看著俘虜全都裝在囚車裡,離開瀋陽南下,堵胤錫心中還有一個疑惑,那個建虜的偽攝政王到底去哪裡了呢?
這是個有本事的建虜,肯定沒有那麼容易死的,別又跑去什麼地方掀風浪吧?
…………………………
被堵胤錫掛念的多爾袞,還真沒死。
在遼陽之戰中,城中倭軍一跑時,他也跟著跑了。
不過他並沒有隨著人流往盛京方向跑,而是往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