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627 升官 (1 / 3)

崇禎皇帝這話說完之後,文華殿內一下安靜了下來

募兵的數量不多的話,沒任何問題,但是,要是募兵的數量多了的話,那就有很大的問題了。

眼下離亂世沒幾年,大部分人都是經歷了亂世人命不如狗的日子,要是有可能,誰願意過刀口舔血的日子?

更不用說,如今日子好過了,到處都是做工的機會,只要有體力,隨便乾點活,都能養活人的,那麼,對於大部分百姓來說,就更不會願意去冒險的!

首輔賀逢聖考慮半餉之後,便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老臣以為,可先行募集兵馬,看能有多少,如果還缺的話,回頭再想法子!‘

萬一能夠呢?

崇禎皇帝聽了,不置可否,轉頭看向其他人。

陳圓圓見了,便咳嗽一聲,出列奏道:“陛下,或許可以讓天下百姓知道,如若朝廷官軍不足,不能應對如此之多的危機,則到時候可能天下大亂,最終遭殃的還是天下百姓。如此,微臣以為,當會有更多的百姓願意當兵吃糧,保家衛國!”

“這個主意不錯!”崇禎皇帝一聽,立刻點頭讚許道,“可以,朕準了!’

阮大鋮聽了,心中很是著急。

雖然說,陳圓圓和他沒有過節,相處還很融洽,彼此佩服學問。但是,陳圓圓的能力,那都是看得見的,屈居於他之下,這種情況肯定不能長久。

好不容易,他重新有了官當。他當然不想讓賢,把自己位置給陳圓圓的。

可是,這不,陳圓圓的提議,又得皇帝賞識,一下就又把他這個正使給比下去啊!

心急如焚之下,想著剛才皇帝說得這些難處,忽然之間,腦中靈光一閃,頓時大喜過望,便連忙咳嗽一聲,出列奏道:“陛下,微臣以為,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這句話,在原本歷史上,是明末清初有名的思想家顧炎武所說。當時的背景,是建虜入寇,天下大勢,基本上確定了為滿清所有。總結過往,顧炎武才有說出這句話。

但是,在這個位面上,崇禎十七年早就過了,建虜被牢牢地控制在遼東,已經沒法對關內造成威脅,至少在普通百姓眼中,如今更是天下太平。就算沒有蝴蝶效應,這麼大的一個背景改變之下,顧炎武也是說不出這句話來了。

更不用說,此時的顧炎武,因為屢次科舉不中,就放棄了科舉之路。剛好崇禎皇帝又設了格物學專項科考之途,因此,此時的顧炎武,已經改為攻讀格物學去了。

在阮大鋮這邊,他的文學才能,絕對是明末頂尖的幾個人之一。半輩子的官路坎坷,讓他非常在意能否獲得皇帝重用,一門心思,就想著討皇帝歡心。

剛好這次的御前會議,他是有出席的。因此,他就有份聽到了太平之下的大明,其實已經是危機四伏,至少在殿內群臣看來,就是危機四伏。一個不小心,大明就很可能被周邊的蠻夷聯合起來瓜分,到時候又陷入血與火之中。

前些年的戰亂,猶在眼前,未來的日子裡,有可能陷入戰亂,生靈為之塗炭。

在這樣的背景下,崇禎皇帝明確表態,要及早募兵,做好應對未來的挑戰,可是兵源呢,卻是個很大的問題。

想著這些,一個不小心,阮大鋮便嘣出了原本歷史上屬於顧炎武所說得這句名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