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和崇禎成了合夥人> 526 癬疥之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526 癬疥之疾 (1 / 3)

他們的錢不多,很多人都是買個一張彩票而已,但人數之多,最終售賣的總額,竟然遠超了京師,達到了六千多兩,並且沒有中特等獎,利潤一下達到四千兩之多。

對此情況, 馬士英和南京鎮守太監盧九德都非常奇怪。倒是王德化不奇怪,對他們兩人解釋道:“根據咱家手下探聽到的訊息,江南這邊的這些隱戶,他們買彩票不是為了中獎,而是為了朝廷能開辦免費的學堂,如此他們的子女就能上學。”

頓了頓,他也是感慨地說道:“如果說,要論讀書的風氣,還真是江南之地為最!”

別的地方,如果家裡的孩子去讀書,都會考慮是不是家裡就會少個勞力;但是江南這邊卻不大一樣,能讓孩子去讀書的,那是拼命都會讓孩子去讀書。讀書風氣之盛,為大明全國之最也。

為此,王德化也讓他的手下去了解過。大概知道了原因。

江南這邊,物產豐富,相對北方或者其他貧瘠的地方來說,一個人的勞作,基本也能養活多一點人。

也就是說, 江南這邊是有物質條件,可以供小孩上學。要是像貧瘠之地那樣, 養活都難, 那就何談上學了,免費都不行。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江南這邊,經濟相對來說是最好的。換句話說,想要找份活做,相對也還是比較容易。

這麼一來,一個能識字的人,在同等條件下會明顯比不識字的人更受歡迎,相對也能有更多的活可以挑選,酬勞也會相對高一些。

王德化還了解到,隱戶之前是沒在官府登記,如果想要有個出身的話,必然要依靠主家,基本上一輩子都不可能擺脫主家的控制。

如今,他們就沒有這個限制,自然就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而自古以來,讀書是能改變命運的最常見的一條路子。只是以前, 能讀得起書的人,還是太少了。

如今能有免費的學堂,可以讓孩子去學,這些原本是隱戶的人,自然是最歡迎不過的。

買個彩票,送孩子去免費上學,順便還有可能會中獎。對於江南這邊更會算賬的人來說,自然是最划算不過了。

這些事情,前前後後的原因,王德化其實都已經寫了奏章,發往京師去了。

還真別說,他當年能當上司禮監掌印太監,靠得是察言觀色,能討好皇帝,獲得皇帝的信任。不過到後來,路走錯了。

如今王德化在有危機的壓力之下,緊緊握住崇禎皇帝的喜好,做出一些皇帝會喜歡的事情來,對他來說,其實還真不難。

他相信,這份奏章遞到御前之後,會讓崇禎皇帝更加認為他是個會辦事的人!

對如今的皇帝來說,至少王德化知道,自從太祖皇帝顯靈以來,以前的單純嘴炮馬屁之類,已經沒有用,要的就是這種做實事的。

不過讓他有點遺憾的是,王承恩始終在皇帝身邊,如今連錦衣衛指揮使李若鏈都收到了旨意,要準備回京師去了,而他,還繼續留在江南這邊。

要想重獲皇帝的信任並且加以重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想著這個,王德化便有點惆悵。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