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文官要選擇這個大朝議的時候稟告三司會審結果,逼皇帝當眾表態時,他就曾反對過。
因為王承恩心中很明白,這些文官中也是有頭鐵的,為了孔聖之後,那是真敢衝撞皇帝的。
當然,在他眼裡,那都是沽名釣譽,試圖搏一個名聲而已。
比如,威脅皇帝,要是敢對曲阜孔家抄家問斬的話,就撞死在金鑾殿。
當然,肯定不會真得撞死,也就是撞個名聲而已!那樣一來,人人都知道他為聖賢張目,死都不怕!
如此種種,王承恩是不怕的,因為他就不會顧忌名聲不名聲的。身為宦官,在文人眼裡,早就沒了名聲的。
真有這種人,按他的意思,撞不死就幫他去撞死,還怕這種人作秀!
可是,皇帝不一樣啊!
皇帝還是要名聲的,會顧忌史書上怎麼寫,真要被他們這麼鬧的話,史書上肯定不會有好話的。
基於此,王承恩就趕緊先稟告崇禎皇帝,想要讓皇帝下旨,讓他們立刻去文華殿議事,直接先要了結果,打破那些文官的陰謀。
可誰知,崇禎皇帝還是笑呵呵地吩咐他,讓他不用擔心,那些文官翻不了天,就讓他們在大朝議的時候發動好了。
對此,王承恩一如之前一樣,不知道崇禎皇帝哪來的底氣。可是,皇帝都這麼說了,一點都不著急的樣子,他這個太監著急有什麼用?
最終,只能無奈地接受這個現實。
這不,他在這一日早早起床之後,就來到午門城樓上,冷眼看著城下的官員,東一堆,西一叢,聚集在那裡竊竊私語。甚至偶爾還能聽到有個別官員,忽然大聲了一點,聽著似乎是義憤填膺,好像有天大的不平事一樣。
“我呸!”王承恩見此,吐了口吐沫,很是厭惡這些文官。
不過他也沒有辦法,只能看一步走一步,總之,要護著萬歲爺,這才是正理!
不像這些文官,很多時候都不是和萬歲爺一條心的!
不知道過了多久,上朝的時間終於到了。
文武百官,分兩邊按官位高低站好,依次從兩邊小門進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萬歲,禮儀完畢,一場龍爭虎鬥即將開始。
文官們,一個個摩拳擦掌,要鬥一鬥皇帝;
武將們,一個個目不斜視,其實都是在看戲;
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刑部尚書徐石麒,大理寺卿和左都御史他們。
正戲開始!
一聲咳嗽,徐石麒先出列,大理寺卿和左都御史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