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88 封賞 (2 / 3)

因此,孫傳庭這個話,是說得真心誠意,非常誠懇的。

但是,金鑾殿上的文武百官一聽,頓時就無語了,沒想到一向冷麵的孫傳庭,竟然在如此大眾廣庭之下拍皇帝的馬屁,以前真是看走了眼!

回過神來的他們,便紛紛出列,附和孫傳庭的話,拍崇禎皇帝的馬屁,反正也就費點口水的事情而已。

看著底下這些臣子,此時的崇禎皇帝,心中卻是像明鏡一樣,不但分辨出了哪些是馬屁,也同樣知道,孫傳庭所指的是什麼。

對於這些,崇禎皇帝立刻就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另外一個世界的劉偉超。要說最居功至偉的人,絕對是他,沒有第二人!

真得很可惜,自己沒法封他,要不然,榮華富貴絕對少不了他!

崇禎皇帝心中這麼想著,回過神來之後,便重申了他的意志,封孫傳庭為薊州伯的旨意不變。

孫傳庭見此,萬分感激,領旨謝恩!

隨後,輪到周遇吉、孫應元和黃得功上前聽封。

他們的爵位沒有變,俸祿給予伯爵最高的一千石,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崇禎皇帝賜下了鐵券。

大明封爵,一般分為三種。

一種是爵位終身制,其實就是最差的爵位,也就是封給本人,後世子孫沒法享受的,這種沒有鐵券。

另外兩種是有鐵券的,一半給功臣,另外一半藏於內府。在這鐵券中,有爵位世代降級和不降,也就是世襲罔替這兩種。

賜下了鐵券,就說明這個爵位是能惠及子孫的。

周遇吉、孫應元和黃得功得到御賜鐵券,不由得欣喜萬分,連忙領旨謝恩!

這一次,金鑾殿上的文官們反而沒什麼動靜。畢竟人家是武將,薊州之戰的關鍵戰事就是他們打的,城外那幾萬首級和幾萬的俘虜就擺在那裡,赫赫軍功,沒什麼好說的。

等到他們三人退下之後,則是閻應元上前聽封。

這一次,又讓所有人出乎意料了。

原本閻應元是京營參將,因為活捉了建虜主帥愛新覺羅阿巴泰,封為武將最高的總兵一職,是可以預見的。

結果沒想到,崇禎皇帝不但封了閻應元為總兵,並且還給他封爵,是為江陰伯,當然,沒有鐵券。

這閻應元年初還只是一個江陰典史而已,到了年終,就是大明伯爵了,這飛速升遷,簡直是絕無僅有了!

沒錯,他是活捉了建虜主帥,立下大功,但是,這一個伯爵賞出去,你也是有點誇張了吧?

並且,讓金鑾殿內的人有點迷惑的是,為什麼閻應元的封號是江陰伯,而不是其他呢?就因為他在那邊當了典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