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崇禎皇帝說得這話,也確實是實話。
第一次試產,諸多方面經驗不足,更不用說,對於含碳比例的調控了。
按照劉偉超教過來的方法,要定量地按比例除錯,一直到找到明代這邊自己能掌握的最佳比例,然後才開始大規模生產。
因此,崇禎皇帝說完之後,就當著孫傳庭和周遇吉的面,開始指點方正化這邊,大致上要怎麼做接下來的事情。
有現貨胸甲在,他此時說話的權威性,遠比之前帶孫傳庭第一次過來見識時,要高多了。
看著崇禎皇帝在吩咐鍊鋼細節,侃侃而談的樣子,不管是孫傳庭,還是周遇吉,全都是一臉欽佩!
他們要麼是帶兵將領,要麼是統軍文官,對於精鋼的重要性,絕對是有一個非常高的認識,不會有那種奇淫技巧的觀念。
哪怕此時的皇帝不務正業,竟然在說匠人的事情,他們兩人也還都是欽佩不已的!
崇禎皇帝指點完了之後,便又問方正化,問出了他最為關心的問題道:“大伴能否透過此次試產,大概估計出一副盔甲的成本?”
有關錢的事情,他比任何人都要關心,因為他窮怕了!
劉偉超說過,透過這種流水線的方式,並且經過水力工具的輔助,能極大地降低成本。
因此,他從一開始的時候,就對方正化交代過要估算成本的。
此時,方正化一聽崇禎皇帝問到這個問題,早有準備,便立刻回奏道:“一套此等鋼材所打造的護軀甲,全套含鐵盔、鐵面、鐵衣與鐵裙,大概會重30斤左右。”
頓了頓,他才說出了崇禎皇帝最為關心的答案道:“奴婢估計,這種方式所產精鋼一斤只需要2錢銀子,差一點的鋼只需1錢,多鍊鐵則不到5分。這一副盔甲,總共合計,大概是10兩銀子左右。”
一聽這話,周遇吉下意識地說道:“這不可能!”
說完之後,他才反應過來,這是在御前,便連忙向崇禎皇帝告罪道:“末將一時太過震驚,以至於御前失禮,還請陛下責罰!”
崇禎皇帝一聽,當即哈哈一笑,心情顯然非常好,對周遇吉說道:“無妨無妨,你瞧,孫卿也是非常震驚呢!”
周遇吉一聽,轉頭看去,果然看到孫傳庭也是一臉震驚的樣子。
不過對此,他是一點都不意外的。
因為實在是方正化所估算出來的成本,太過嚇人了!
不是貴,而是太便宜了!
棉甲就不說了,鱗甲一副要近百兩的價錢,最好的山文甲,是要超過三百兩的。而如今打造出來的盔甲,其堅固程度比山文甲都要好,但是價格之便宜,竟然只要十兩左右,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孫傳庭和周遇吉他們兩人這樣的反應,讓方正化心中非常地自豪,便給他們詳細解釋道:“鱗甲一般大概重50斤左右,材料成本不過10兩,但是要把幾千鱗片一片片鍛打出來,再一片片串綴起來,需工需時甚多。”
說到這裡,他一挺胸,非常自豪地說道:“可如今萬歲爺傳授的法子,是出鋼糊後先滾軋成紅熱鋼板,再用水力衝壓機衝壓成型,接著入爐退火處理,最後組裝起來便是。生產甚速,又不耗多少人工。故此價廉若斯也!”
崇禎皇帝聽到這裡,便也淡淡地開口說道:“這等板甲,以前其實也可打造。但是打造成本極高,同時損壞修補不易。相反,鱗甲類手工打造較易,修補容易也比較便宜,但是比較重,材料成本較高,同時防護力低些。故而過去為了省錢,軍中多造鱗甲。板甲或者明光鎧這些極少。”
說到這裡,看到所有人都在聚精會神地聽著他說話,他便繼續給他們說道:“如今朕這種打造方式,幾乎不需手工,成本大頭反而是原料而已。甚至如果壞了,也不用補,直接換掉便是。我們可以舊換新,那壞掉的盔甲直接收回來回爐融掉,然後不用多久又能打造出一副新的盔甲。”
聽到這話,周遇吉竟然有點結結巴巴地說道:“陛下,那……那豈不是說,就連普通……普通軍卒都……都能用得起這等……這等盔甲了?”
按照崇禎皇帝的描述,這種極低成本的盔甲,堅固程度還要勝過山文甲的,真得能大批次打造,別的不說,勇衛營和京營估計都能用上。
這樣一個美好的場景,對於作為武將的周遇吉來說,真得是有點難以想象。甚至可以說,他連做夢都難以夢到的!
想象一下,以後他帶著這麼一支鐵甲軍隊,那是真得有無敵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