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來,陸小西就和妹妹開始忙活,把想搬上樓的東西打包,暫時不用的東西還留在這面。當東方的太陽冉冉升起,陸小北按照媽媽的吩咐,端著鍋,鍋裡放著紅布包裹的新斧子,大蔥、小米和麵,已經坐在哥哥的腳踏車後座上,往新樓去了。
老黃曆有這些規矩,陸小西也就遵從媽媽的意思,都說搬家先搬鍋,鍋進屋了也就等於家搬了。
陸小東找個微型小卡車,跟爸爸一起往車上搬包裹,小的東西由邱楊和媽媽弄。因為新傢俱都是今天搬進去,陸小西已經聯絡好送貨的車,他們只負責把被褥等裝車上,大件也就是靠邊站的桌子、裝米的箱子。
教委樓一共是六個單元,每個樓層三戶人家,每個單元七層樓,也就是加在一起,整個樓126戶人家。樓後面用紅磚砌成圍牆,靠圍牆是每家每戶的一米半寬三米長的倉房,平時放個腳踏車或者不想搬到樓上的重物。
西、北、東三面的倉房位置根本不夠,蓋樓時為了照顧樓層高的人家,把五樓、六樓、七樓人家的倉房建在離單元門十米遠的地方,兩排背對背,這樣中間的倉房就是六十家。院裡用鋪道的方磚鋪的小路,看起來井然有序。
陸偉民選的是一單元301室,開始小西媽不想要,因為把大山,還有西面有個陽臺怕冷,陸偉民說供熱是單位自己燒,溫度夠的話大山也不冷,多個西向的陽臺還增加了面積,另外往遠處看敞亮,因為西面是城郊,一片綠油油的,這個臥室最小,歸小北了。
陸小北拿出鑰匙開門,小西把裹著紅布的斧頭先丟進屋,才端著鍋進廚房,廚房的兩隻新煤氣罐是單位統一配的,爐具架子是鑄鐵的,大約有八十公分高,可以同時放兩個鍋。
陸小西把鍋放在爐具上,招呼小北下樓,一會兒車到的時候,要放一掛鞭炮慶祝。
六點五十八分,陸小東準時領著車拐進來,陸小西定的傢俱也正好到了,小西用竹竿兒挑著鞭炮,小北點著就跑,鄰居搬家的也停下手,一起看鞭炮響起。
陸小西指揮工人先搬傢俱,陸小東把車上的東西搬到地上,幾件大的送到倉房,小東叫媽媽看著,因為找來的車要回去上班。
沙發是流行的亮銀灰色,帶個轉角,陸小西說要是家裡人都回來了,他就住沙發。茶几是有機玻璃的,上面雕刻一大朵牡丹。
三張床:小北的是一米五寬的白色床,另外兩張是一米八寬的榆木床,小北的床頭櫃是一個,另外兩張大床的床頭櫃是兩個。陸小西指揮工人擺放好。
工人走了,小東和邱楊小北小西幾個人把外面放在地上的包裹抱上來,人多好乾活,每人兩次,已經搬得乾乾淨淨。
陸偉民當了一把老爺子,孩子們幹得火熱,他只是背手四處轉,旁邊二單元搬家的人他正好認識,還過去聊了一會兒。東西都上樓後,他最後一個進屋,小北把爸爸推到沙發上,抱著爸爸的胳膊撒嬌,昨晚回來的晚,今早又起來的早。
邱楊說地面的瓷磚顏色還可以,乳黃色是很多家都喜歡的,就是小塊兒不大氣,小東拐了她一下,不叫她說話,住進樓裡他們一分錢沒花,小東覺得沒面子。
小西媽鋪好自己的床,小北跑進來,發現窗簾還沒掛,就招呼大哥二哥掛窗簾,邱楊抱著窗簾跟著,陸偉民走進廚房看看,叫老伴燜飯,他出去買肉,中午一起吃個團圓飯,邱楊想起今天是中秋節,早晨出來忘記把月餅拿來,叫小東騎車回去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