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楚氏門楣
楚家這一輩兒的孩子其實不少,但在老爺子面前長大的只有四個。
楚清樂出生那年,楚思危和楚容川兩個哥哥已經記事了,初能看出些品格。
但祖父似乎是都不太滿意的。
他們爹孃那一輩沒有爭氣的,但祖父年事漸高,往後這偌大的楚家必定是得有人接班撐起來的。
所以在楚閣老說等孫兒輩出生後想挑幾個到膝下來養著時,家裡的長輩們心思一下就活絡起來。
楚思危和楚容川出生的時候不差多少,兩邊兒都著急,孩子剛生下來,娘親都未必記清楚樣子,就被塞到了楚閣老那裡。
楚閣老知道他們是什麼心思,卻也沒戳穿,到底是對他們寄予厚望的,連名字都是他親自取的。
一個思危,居安思危。
一個容川,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楚家是名門望族,傳承幾百年了,雖然起起落落,但到底沒有完全沒落下去。
到了楚閣老這一輩兒,楚閣老更是拼了半條命,把楚家送上了巔峰。
風頭過盛,可哪裡就捨得把好不容易扛起的門楣壓下去?
所以下一個接手楚家的家主必定得是個有手段、有心計的人。
聽起來簡單,幾十年的工夫,難道還愁培養不出合適的人選嗎?
但不得不承認,有些東西就是每個人天生骨子裡自帶的,沒有就是沒有,再怎麼培養也就那樣。
楚思危過於膽怯,楚容川又容易心軟,都不是什麼大毛病,偏偏楚閣老是將他二人當繼承人培養的,這原本不大的毛病,在此時就成了致命的缺陷。
因此,楚閣老看著二人時常嘆息。
總是想不明白,這點天賦到底在誰身上,他們兩個都沒有,那又在誰身上呢?
直到很久之後的某一天,楚閣老在花園裡遇見楚清樂。
楚清樂被母親好一頓罵。
楚閣老離得老遠聽了會兒,大概是一個在府裡有點兒關系的小廝犯了點兒小錯,被楚清樂撞了個正著。
這小廝似乎是誰的遠房親戚,又說是家裡母親生病,沒有銀錢看病,才犯糊塗,不知道是拿了府裡的藥材還是銀錢。
楚清樂不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混過去,叫人把小廝逐了出去,但卻給了銀子叫他拿給母親看病。
楚清樂自己覺得沒做錯,但她母親卻覺得她惹火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