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大夢將醒 (1 / 3)

大夢將醒

何事徹底改變,預示秩序的扭轉,若此在,於三月時尚是流言,五月已成熟為果實。紙頁紛飛攜帶信件至達彌斯提弗,問詢的物件和回信人總非一人:

母親現在不理政務。字跡清晰穩定,較過去甚多了幾分意氣,於尖端飛揚,或,寫——我與父親在蓋特伊雷什文附近分別,往後不再得訊息。

他想要親自去達彌斯提弗,那是四月,去‘慶生’——不似一年前延後的生日,而是真正的生日,但到了那時局勢如此鮮明,孛林上下都不再對他的行為不聞不問,而是——阻止。

——你不能去,克倫索恩。維格斯坦第抱緊他,將他壓住,將他瘋狂的哭聲壓住,盡管他自己也時常流淚。

我們的——歷史——

他在紙上寫道,書頁翻動:

那原先堅固的紋理被抽離;謊言比我們想象中更深。

我們企圖創造一個完美的人世,

作家的臉在燈火前顯枯槁的悲愴,墨水浸潤,繼而,他低頭啜泣:

但我們對人的性質,對這世界可能的性質,都是不明瞭的。這是個屬於物質的混沌世界,事物組合皆成功用,唯有那想法,那曾經屬於靈的殘餘——成了格格不入的故障和脈沖——靈被埋藏在肉身,物質的牢籠中,成了它的使役,只偶爾從其中發出哭叫,發出慾望的吶喊或純粹擠壓後的故障——那我們怎麼可能明白人——怎麼可能明白世,怎麼可能,在見到它一旦開始不可逆轉的封閉和墮落後,繼續扭轉它?

作家起身,看向孛林靜謐的城市:自那日他們發現第一個於水上行走的‘無魂者’,數月來又陸續在城市四處出現多起,更有在迴光返照時的哭叫和指認——在他們眼中出現的黑色,若他低頭去看則明白是極悽涼而恐懼的臨終畫相。

“父親!”克倫索恩曾搖晃其中數個,企圖從他們口中問出什麼來:你們看見我父親了——他說了什麼?

但作家,作家唯掩面而無聲哭泣;他領悟得了,但在晚中,又是最早的,而,在無眠的總結,反思和悲痛中,看著這屋頂——看著這被夢想所編織出,因夢想而悽苦,因夢想而莊嚴也時至今日承載著他們不可耗盡的深邃感情的城堡,這堡壘下的湖水似在閃光;‘無魂’奔出,在其中漫步——他終於意識到,他們無法逆轉,無法改變,註定如此,難以制勝的原因是——他們在夢中。他們夢想著那不可能之事,亦為,塵世的幸福,這讓他們僵硬也悲痛,壯烈卻也無能了。一天又一天,在這一年中他無法入眠,感到龍心的複蘇,等待著天明,在無夢中,注視孛林,這座蘭德克黛因之心的奇美風景,再難更為深切地意識到這本身,就是個極深沉,古老的夢。

而,就在那時,他的記憶複蘇,深邃了——他面前就會出現副相當不同的畫面,一切都符合夢境的原則,也顯示著早已超乎物質夢境的深刻念想:

比如,他曾經兩千年前),不是同他的哺育者說過,“他的)故鄉有清澈的溪流,其中埋藏著極美的石頭”,那麼,若他過去其實是在海中看到了那石頭,又會改變什麼麼?——有些事變了,無疑,譬如那諾德的冰雪,白山的潔白,其實來自對漫長海岸的荒地的轉化,挪移和捏造,其實這北方雪國的境界,南部茂密的山林,都來自千千萬人共同的回憶和想象——譬如這中部孤獨的寂靜和遼闊,來自他們,她們,出發時心中感到的孤獨和隔絕——不錯!

當他們出發時,心中抱著的是怎樣的決心,背棄了世界的命運,人世紛紜和生長的繁榮,共向此孤海之上——納希塔尼舍的高原之美來自年幼靈魂對中府高原的贊嘆,阿奈爾雷什文的紫池造自封魂棺幽靜的吸引和壓迫——蘭德克黛因,是他們共同創造出的夢幻——在她們,雙親的帶領下……

但有些東西——譬如,那石頭的美——

那生命所感,所想——又會因為此為夢,而非現實——改變麼?

他還是認為,那是塊很美的石頭。那天,北海邊起了霧,他醒得很早,輕聲起床,誰也沒吵醒,在銀沙上漫步。他沿海岸線走,偶爾也會想,海那邊,存在什麼——濃霧如時間無定向的彌漫,如世界那時尚無盡的可能和溫柔的朦朧,但他的耳,無疑已聽見了一種凝固的聲音——他便是在那凝固和彌散的間隙中找到了它——那顆最美的石頭,剔透無暇,又朦朧結霜,使人不能探盡其實,能見往昔,哪怕在未來的迷霧中,因如環回月海般,永久遙遠,至死不渝,哪怕跨越死生——亦恆長追尋,若靈魂對那純善境界的回首,心對其本源永久的遙望。

“——維格,”而,正在他從海中撿起它時,海霧消散,有人從他身後來,問他:“你在這兒幹什麼呢?”

洛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