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子升搖了搖頭,也回縣衙寫信去了。
這天趙豐年回到家後,開了一個簡單的家庭會議,大致意思是——還要擴大生産。
趙豐年想要在榨油工坊遍地生花之前打出名聲。
於是,趙家又忙了起來。
因為要忙榨油買賣的事,巧娘也暫時不打算養雞了,秋天又賣了一回甲魚,比去年價格降了些,總體上是賺錢的買賣。
年前將最後一批雞賣完,家裡就只剩下三十來只雞了,都是自留的。
巧娘趙來賀把棚屋裡裡外外打掃了一遍。
不禁感嘆,“忽然不孵雞養雞了,這還真有些不習慣。”
趙來賀便笑,“回頭請了人來把這裡做成廠房,你管人管習慣了,就沒空懷念養雞了。”
“我管啥,還得你來!”
趙來賀笑了笑,“咱們一起,把這事辦好了,寶兒可是說了,咱們家要起一個好頭子,帶著村裡都富起來的。”
“還說呢,這事就不能放在年後說麼,這幾日,桂花嬸見著我就拉著問我作坊是不是又要招人了。”
“都差不多,年後跟大哥說一聲,開春後先把家夥事運過來,再看著招人。”
跟柳家合作,工錢肯定是要照市場價給的,柳大本來還推拒,說兒子在趙家已經給很多了,但耐不住趙來賀巧娘堅持,只得收了下來,一個春天下來,趙家還沒開工,柳家倒是先賺了不少。
看得兩村的人羨慕不已,都說趙四家發達了也不忘攜帶岳家。
便又有人拿出了趙家其他房對比。
趙來金一家上回被拒絕後,便沒再提這事,過年期間兩家也沒什麼往來,倒是趙二家拎著東西上門了。
自從之前趙來喜被縣城的食肆辭退,起先他把所有的原因都歸結在趙四身上,只是隨著趙四家過得越來越好,他再不甘心也只能重新找份活做,畢竟還有一家子要養,後頭他便跟幾個朋友一起去鎮上幫人家送貨,雖是辛苦了些,好在每個月都能賺幾百文。
這回來趙四家,趙來喜也是想問問他們後面運油的事能不能交讓他們來做。
趙來賀沒當場答應,也沒說不可,只說看後面生意情況。
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他是看透了他這個二哥,不想再被傷一次了。
而趙三自從跟陳蓮和離後,也搬去了縣城,有人曾說看見他跟那縣城那個相好同進同出,不過趙家人已經是許久沒見過他了。
將原先養雞的棚屋改造成了兩間廠房,又弄了六套工具,就等著招到人就開工了。
一時間,趙家門庭若市,是個人就想來趙家送禮,只求能把孩子送進來做工幹活,
這一次一共招了二十四個人,都是趙家村本村人,附近其他幾個村子看得眼熱,但是沒辦法,人趙四說了,只招本村的,往 後他們賣出去的油,叫趙家村豐收油。
趙豐年親自參與了招聘面試,確保都是身家清白人品可靠的才收進來,又簽了契書,透過了數日的培訓,這才正式能用起來。
而大尺小尺,也成了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