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風波
紙鋪剛開業時,李素素還擔心,縣裡讀書人不多,紙張怕是不好賣。
哪成想,不到三日,李彥送回來的紙張已經銷售一空。
還有當地的貨商想跟她談合作,讓她有新到的紙張,有多少都給他們留著。
無須她開鋪售賣。
目前供大於求,她婉拒了他們。
看著空空如也的店鋪,她內心充滿了疑惑。
她沒想到,縣裡紙張的需求量這麼大。
在她看來,石城縣數十年,也沒出一個秀才。
能有啥讀書人?
其實她忽略了,大一點的店鋪,都需要紙張訂成賬冊記賬。
她家的紙張,比府城便宜一倍。
縣裡的貨商發現商機,把她鋪子的紙張包圓了,運往別的縣城售賣。
沒多少經商頭腦的李素素,把存貨賣完,手裡銀子充足,也不再焦慮,會不會辜負今年種了特別多菜蔬曬幹的村民們。
石城縣下屬的村子,除了大肆種芥菜,他們又種起了豆角。
這東西産量高,曬幹後儲存得當,放幾年都不會壞。
村民們掙到了錢,就想改善生活。
捨得買肉吃了,也捨得給家裡人添幾件衣裳。
一時間,連帶著縣裡的土布,都漲了價。
布莊開始從隔壁縣調貨過來。
整個縣城的經濟正式被盤活,百姓手中的餘錢也流動了起來。
他們有了長期的收入來源,就比以往捨得花銀子。
他們得了縣令千金的承諾,絲毫沒有懷疑,會不會哪天起,他們會失去這個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