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仔細看的話,還是看進去了,渦扇內部的溫度那麼高,是怎麼保持不被融化的,一個是材料,第二個就是氣流,在表面形成一層空氣薄膜,這一層空氣薄膜可以間隔高溫,等到這一層溫度起來了,早就噴出去了。
“這是一個大工程啊。”何貴粗略估算了一下,起碼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於是先拿出東西來,自己先來做準備。
不過大工程就大工程了,等自己把黑動力技術交上去,上面會認為從其他地方弄來的技術,何貴準備這一輩子就互相抄算了。
這一次的發動機是最後一款了,後面就不打算在現代涉及了,其實只要f110交上去,那麼後續的遠轟的也不是問題了,起碼材料不是問題了。
至於什麼涵道比,什麼什麼的,何貴就不打算去學習了,抄的話,需要什麼技術?有頭腦就是了。
內地的逆向研究,其實還是材料的問題,材料又是一個基礎研究行列,需要大量的資金,人力物力去研究,去沉澱,哪怕是失敗的某些資料,在某個時候也許都是有用的。
西方從工業時期達到今天的高度,是經過了一百多年,然後無數人的心血,甚至可以說屍體,工業大革命初期可是不把工人當人的……。
可以這麼說,何貴在機械領域的造詣,比很多機械專業的都要高,主要是接觸的東西高階。
還有就是很少機械專業的可以有幾個億的裝置來自己隨便鼓搗……。
機械專業看的還是動手能力……。
上班看資料,下班要是一個人就自己做點吃的,然後早早休息,其實是回現代處理一些資訊什麼的。
颱風之後,何貴又回京都住了幾天,然後才回到港島這邊,有時候何貴甚至直接過關從內地走比走港島機場還要快一些。
——————————————現代——————————
現代這邊,何貴與高重兩人一起去滬上接機械了,串貨的傢伙已經把貨送到了滬上的港口了,不得不說,這傢伙的串貨能力就是高。
高重拿了相關的資料,直接來到了碼頭貨場,先用叉車把這些貨物都從集裝箱裡面弄出來,高重去找貨車。
趁著叉車在解除安裝另外一個集裝箱的時候,何貴開啟一個集裝箱,這裡面就是一些控制櫃之類的,控制櫃上面有鑰匙,開啟控制櫃,從93年那邊把準備好的縮微膠捲放進去,使勁吹了幾口氣讓裡面灰塵飛起來,然後鎖上,當然縮微膠捲是密封的,隨後把鑰匙拔出來丟到了93年那邊。
“過那邊檢檢視看,有什麼危險物品沒有。”何貴等到高重回來之後,就開口說道。
高重點點頭,海關有那種x光檢查儀器的,可以掃描貨櫃裡面有什麼東西的,箱子裡面有海綿填充物等等的。
高重點點頭,被拆開的箱子被叉車運到貨車上,然後去掃描,掃描可以發現一些危險物品,或者是輻射之類的。
當然有高重的話,只要沒有危險品,是不會有人檢查的,何貴這樣做,是為了洗白自己,因為微縮交卷過x光會有一些影響,但是隻要不超過五次就ok,是會有一些影響,但是並不是很大,因為柯達做過試驗,過一百次都沒事。
主要查危險品,不是危險品的海關不會問的,因為高重拿出的資料不一般。
控制櫃就是沒有打包的,打包的是一些小零件,配件之類的,控制櫃這類的大件,不需要二次裝箱的,在裡面固定好就是。
叉車把箱子放在貨車上,然後檢查,五個貨櫃裝了九個貨車,何貴讓貨車蓋好篷布什麼的。
高重就押車回去,自己則去橫店看看……。
等機場做好了,然後安裝的時候,還要請一些專業的人來安裝機器,到時候自己當面拆了拿出來……後面再慢慢上交……完美的證據鏈,等到那個時候,海關的貨場監控也會覆蓋了,這些何貴都打聽好了,反正膠捲上會有過x光留下的一些痕跡……。
把自己摘出來,才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