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陽光斑駁地灑在創作基地的木質走廊上,蘇眠與季寒川在辦公室裡相對而坐,面前的電腦螢幕散發著冷光,螢幕上密密麻麻的專案資料,彷彿是他們此刻困境的具象化。盡管文化園區專案已經度過了審批和資金難題的關鍵階段,但新的挑戰卻如潮水般接踵而至。
“寒川,施工團隊反饋,受近期暴雨影響,園區部分地基出現沉降,需要返工重建,不僅會增加成本,工期也要延後至少一個月。”蘇眠眉頭緊蹙,將手中的報告遞向季寒川,眼神中滿是憂慮。
季寒川接過報告,快速瀏覽著,臉色愈發凝重:“屋漏偏逢連夜雨,眼下宣傳計劃都已經啟動,開園儀式的日期也向社會公佈了,延期開園會嚴重影響園區的聲譽。”
兩人陷入了沉默,辦公室裡只有空調外機嗡嗡作響。許久,蘇眠打破僵局:“我聯系下建築領域的朋友,看看能不能找到更高效的解決辦法,縮短返工時間。你去和宣傳團隊溝通,看能否調整宣傳策略,把延期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季寒川點頭贊同,兩人迅速行動起來。
蘇眠在通訊錄裡翻找著,聯絡了一位在建築行業頗具影響力的老同學。電話接通,蘇眠將園區的情況詳細說明,老同學聽後,沉思片刻:“蘇眠,我認識一家專業的地基加固公司,他們有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或許能在短時間內解決沉降問題,我把聯系方式發給你。”蘇眠連聲道謝,心中燃起一絲希望。
與此同時,季寒川來到宣傳團隊的工作室。團隊負責人一臉焦急地說道:“季先生,我們已經在各大平臺發布了開園資訊,不少媒體和遊客都表示期待,突然延期,恐怕會引發負面輿論。”季寒川沉思片刻,提出建議:“我們轉變宣傳思路,將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和解決方案實時公佈,讓大家看到我們的努力和誠意。同時,策劃一些線上預熱活動,保持園區的熱度。”宣傳團隊成員紛紛點頭,開始著手製定新的宣傳方案。
然而,事情並未就此順利解決。在與地基加固公司溝通時,對方提出的費用遠超預算。蘇眠和季寒川再次陷入兩難,接受意味著成本大幅增加,拒絕則可能導致工期進一步延誤。
深夜,蘇眠和季寒川在基地的露臺上踱步。月光如水,灑在他們疲憊的身影上。“寒川,要不我明天再和投資方溝通,看能否追加投資。畢竟這是不可預見的情況,園區建成後帶來的收益肯定能彌補這次的投入。”蘇眠打破沉默,聲音帶著一絲疲憊。
季寒川卻搖了搖頭:“投資方此前已經猶豫過一次,貿然提出追加投資,可能會讓他們更加擔憂。我明天去建材市場看看,找找價效比更高的材料,降低部分成本。”
第二天,季寒川一大早就奔赴建材市場。他穿梭在各個攤位之間,與商家討價還價,仔細對比材料的質量和價格。經過多方打聽,他得知一家新開業的建材公司為了開啟市場,給出了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季寒川立刻前往這家公司考察,確認材料質量符合標準後,與對方簽訂了合作協議。
蘇眠這邊也沒閑著,她再次來到政府部門,向相關領導詳細彙報了園區建設的困難。領導聽後,對他們的努力表示認可,並表示會考慮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以支援文化專案的建設。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地基沉降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園區建設重新步入正軌。隨著開園日期的臨近,蘇眠和季寒川卻絲毫不敢放鬆。他們每天都在園區內巡查,確保每一個細節都盡善盡美。
開園前一週,蘇眠在檢查文化展覽廳時,發現展品的佈置未能突出鄉村文學與文物遺址的融合主題。她立刻聯系策展團隊,要求重新設計。策展團隊加班加點,連續奮戰三天,終於拿出了令蘇眠滿意的方案。
開園當天,陽光明媚,彩旗飄揚。園區門口人潮湧動,各界嘉賓和遊客滿懷期待地等待入園。蘇眠和季寒川站在門口,迎接每一位到來的客人。政府官員在開園儀式上致辭:“蘇眠和季寒川同志憑藉著對文化事業的熱愛和執著,克服重重困難,打造了這個集文學創作、文化傳承與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園區,為鄉村文化振興樹立了榜樣。”
儀式結束後,蘇眠和季寒川漫步在園區內。看著遊客們在文學工作室、文化展覽廳和文物遺址區流連忘返,他們心中充滿了成就感。“蘇眠,這一路走來太不容易了,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季寒川緊緊握住蘇眠的手,感慨地說。
蘇眠微笑著點頭:“是啊,未來我們還會面臨更多挑戰,但只要我們在一起,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此時,園區內響起了悠揚的音樂,遊客們的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彷彿是對他們努力的最好褒獎。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蘇眠和季寒川的愛情與夢想,將繼續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激勵著更多人投身文化事業,追尋美好生活。
往後的日子裡,蘇眠和季寒川沒有停下腳步。他們定期組織文化交流活動,邀請國內外的文學創作者和文化學者來到園區,分享創作經驗和文化見解。同時,他們還設立了鄉村文學創作基金,扶持更多有才華的鄉村創作者,讓鄉村文學的火種在更多地方點燃。隨著園區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感受鄉村文學與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