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第二季節目籌備期間,蘇眠和季寒川決定拓寬節目選題範圍,將目光投向新興的網路文學領域。為了深入瞭解網路文學創作者的生態,他們來到一座充滿文藝氣息的南方小鎮,這裡聚集了許多懷揣夢想的年輕網路寫手。
小鎮古色古香,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街邊的茶館裡時常傳出熱烈的討論聲。蘇眠和季寒川在這裡結識了不少網路文學作者,其中一位叫阿宇的年輕寫手引起了他們的注意。阿宇白天在一家小書店打工,晚上則在狹小的出租屋裡創作奇幻小說。盡管生活清苦,但他對創作的熱情絲毫不減,其作品憑借獨特的想象力和真摯的情感,在網路上收獲了一批忠實讀者。
蘇眠和季寒川被阿宇的堅持和才華打動,邀請他作為節目嘉賓。然而,阿宇性格內向,對面對鏡頭充滿恐懼,一度想要拒絕。蘇眠耐心地鼓勵他:“阿宇,你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聽到,這不僅是展示你作品的機會,也能給其他懷揣夢想的創作者帶來希望。”在蘇眠和季寒川的鼓勵下,阿宇終於鼓起勇氣,答應參加節目。
回到城市後,蘇眠和季寒川圍繞阿宇的故事精心設計節目內容。就在一切順利推進時,阿宇卻突然打來電話,聲音焦慮:“我最近創作陷入瓶頸,感覺寫出來的東西很糟糕,要不我還是別參加節目了。”蘇眠和季寒川立刻趕到小鎮,陪阿宇一起分析問題,尋找靈感。他們陪著阿宇漫步在小鎮的各個角落,回憶創作初心,分享自己曾經的創作困境和突破方法。在他們的幫助下,阿宇逐漸找回狀態,創作出新的精彩章節。
節目錄制現場,阿宇緊張地走上舞臺,聲音微微顫抖。蘇眠和季寒川用溫暖的目光鼓勵他,引導他分享創作背後的故事。隨著講述的深入,阿宇逐漸放鬆下來,自信地暢談自己的創作理念和夢想。節目播出後,阿宇的故事引發了廣泛共鳴,許多年輕人受到鼓舞,投身網路文學創作。
然而,就在節目收獲贊譽時,一位資深媒體人對節目內容提出了質疑,認為節目對網路文學的評價過於片面,忽視了部分作品存在的質量問題。面對質疑,蘇眠和季寒川沒有迴避,而是公開回應:“我們製作節目的目的,是為了展現文學創作的多元性和創作者的熱情。當然,網路文學領域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我們希望透過節目,引發大家對文學質量的思考,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這次回應獲得了大眾的認可,也讓蘇眠和季寒川更加堅定了繼續辦好節目的決心。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不斷探索創新,將更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和創作者推向大眾視野,在愛與文學的道路上,攜手邁向新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