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蒸雲夢澤,波撼雲陽樓”
“妙啊!實在是妙啊!這首“望雲陽樓贈曹某人”到底是誰寫的”
“你們看這最後兩句,欲濟無舟楫,端居恥武臣,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寫出詩人面對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還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卻沒有人接引,正如想渡過湖去卻沒有船隻一樣,下一句又在說好似在後悔當年自己愧對武臣,後悔當年的恥辱”
“而這最後一句剛好的運用了典故‘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好似在說自己身份無法跟隨,只能不斷地豔羨這些當權者”
“你們再讀”這時一位文人忽然跳出來指到。
眾人再次讀了一遍,其中順天府府伊好似明悟說道:
“這首詩中的頸聯中的恥似乎並不只有後悔的意思,似乎還包含了詩人今日堅決與固執的心意,好像在說我雖然曾做了有愧於武臣,等等這個武臣好像是代指,代指某個人,或是某個家族,所以連起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雖愧對某家族或是某人,但我問心無愧”
“問心無愧……好像就是這個意思”
順天府府伊再次看了一遍,細細的品味詩中的意思,發現就數這個意思最合適。
眾人聽了連忙再次讀了一遍,發現這次的抒情確實通順了。
否則這個“恥”字對不上上面那浩瀚磅礴的氣勢與意境,若是這樣解釋的話,確實通順了啊!
“好詩,好詩啊!”
這時,人門終於開始關心起這首詩‘望雲陽樓贈曹某人’的原作者到底是誰,為什麼明明寫了這麼好的詩可是卻沒有看到人啊!
按理說這首詩應該放在了評審臺中,怎麼還在這裡留著,難不成有人想藏起來自己看?
還是看到了這首詩,自認為自己比不上,心中惡心突起,故意將這首詩藏起來,不讓其被眾人拜讀?以此埋沒此人?
“是啊!這是不是有人故意藏起了這首詩”
“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啊?”
越來越多的人在拜讀了這首詩之後,喊叫聲越來越多,因為一首詩讓眾人心聲震撼的人實在太多。
在這首詩的意思被順天府的府伊親口說出來之後,眾人感受出其中的意境,頓時如身臨其境,同時為此人感到惋惜。
短短片刻,湖泊上船臺一片叫聲,眾人都在談論著這首詩,有人再說作出這首詩的作者是不是雲陽城的哪位才子?
否則怎麼可能會有如此的詩賦?
也有人說再說這其實是雲陽城某些新晉的才子,如今鯉魚躍龍門,算是徹底出名了。
順天府在讀了好幾遍這首‘望雲陽樓贈曹某人’後,這才意猶未盡的看向關南植說道:
“關公子你剛才說的恭喜我就是因為這個?”
“沒錯,府伊大人,我剛才就是想說這點,而之前關於雲秀花魁也是因為這件事誤會的,在雲秀花魁讀完這首詩後,雲秀花魁就如同我們一樣深深的被這首詩震撼了,可是在抬起頭時發現做出這首詩的作者不知何時離開了,因此心境焦急想要找出那位詩人,這才衝動之下與我的這位客卿出現矛盾導致的這一切,所以大人千萬不要在責罰雲秀花魁了,雲秀花魁這是一見傾心,我們怎麼能破壞了人家的仰慕之情”
關南植婉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