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地兒栽倒,但大家也都並不好過,那口氣是續上了沒錯,但卻是卡在嗓子眼裡,硬綁綁的有如一塊石頭,死死的堵在那裡,噎得眾人都拿眼白瞪著這位笑呵呵的大爺.
估計,這會兒有些人……好吧,安然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個,要不是因為大爺的年紀在哪兒,她都想直接問候一句,"……你大爺的!您可以更離譜一點!"
急脾氣的大嬸也沒料到這位大爺這一竿子能支到那麼老老老老……遠的時候去,一時間有點傻眼,好半天才算是把那口氣給緩上來了,倒是沒發作,只是用充滿憐憫的眼光看著這位老張大哥,或者更確切的說是透過他看著另一個人,"唉,難為我老張大嫂了."
安然深深的對此表示贊同,與這種非人類的變態生物長年累月的生活在一起人的都是這世上最偉大的存在之一,值人們獻上最高的敬意.
唉,最可嘆的是,她,安然本人,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存在啊!
"誒,話說回來了,我老張大嫂哪兒去了,怎麼沒跟你在一塊兒呢?"大嬸對一徑好脾氣以對的大爺感嘆一番之後,才想起一直沒看到那位值得人們獻上深深敬意的存在,將目光在大爺周圍看了一圈,這才問道.
接下來,兩人的話題就從一百多年前的那場火災和踩踏事件上轉了開去,轉而說起來了不在場的"老張大嫂"到底為什麼沒在"老張大哥"的身邊.
安然估計著,以這位"老張大哥"那種資深老吊死鬼的要命屬xing,這位急脾氣的大嬸想要知道"老張大嫂"為什麼沒在"老張大哥"身邊的問題的答案,還要花費一番功夫和時間才行.
而他們這些人到底也沒從這二位的嘴裡打聽到這條威風美麗的銀龍到底一般會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噴火.
不過,他們也不著急,反正,只要他們繼續看下去,一會兒也就知道了.
舞龍隊之後也就到了遊行隊伍的尾巴了,是秧歌隊.
其實從整支遊行隊伍來看,人數最多的就是這個秧歌隊了.
為什麼呢?
因為這個秧歌隊不是由一支隊伍組成的,而是一個聯合的雜牌軍,各種成份比較複雜,也是最熱鬧的.
秧歌隊打頭裡是樂隊,樂隊扮得分外喜慶不說,還個個都化了妝.一般的就是描個眉,畫個眼,塗個紅嘴唇.更加詼諧一些的,還要塗個白鼻子,再撲兩塊紅臉蛋,讓人看著就忍俊不禁.
 得格外賣力,個個搖頭晃腦的打疊起十分的精神,都換著花樣的顯擺著自己的拿手絕活,看著圍觀的人群不時的發出一陣陣的叫好聲.樂手們都是人來瘋,被叫好聲激得xing起,於是也就更加的賣弄起來了,那腦袋甩的,那雙肩抖動的,那腰臀扭動的,和著節拍,真叫一個熱情奔放,花樣百出.
樂隊之後才是秧歌隊的雜牌軍.
雜牌軍裡打頭是兩支專業隊伍.
北方地區秧歌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民間表演形式.無論是城市的廣場還鄉間的集會,總能見到這些民間愛好者活躍舞動的身影.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身影中的年齡比例大多開始停留在中老年階段,而且也多是業餘愛好者.真想現場看到專業隊伍的表演機會其實並不是很多.
無論從表演水平,技巧還是行頭,裝備,業餘隊伍和專業隊伍的差距還是相當之大的.
而且據路邊社的訊息稱,這兩支專業隊伍的來頭也不小,應該說是津源本地和周邊地區最出se的隊伍了,曾經還在省裡獲過不少獎項.
一般來說,盛名之下其實難符的情況是有,但更多的是名不虛傳.
而且,安然覺得津源人民在請人這一點上,也比較……嗯,腹黑油滑,您要請就請一支,幹嘛非要請兩支呢?還都是本地區的專業隊伍.
〖衍.墨.軒.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