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控制不了自己必須身處利益之中.但是你可以儘量控制一下目標利益的比例.比如.每天要做十件事.你可以在做九件事的時候.為了利益而出發.留下一件事為自己尋找一點快樂和享受.
可以從小事做起.比如讓自己的臉皮享受一下敷面膜的舒適感.同時聽上十分鐘的小曲兒.
透過做這樣的小事來調整自己的心態.從利益出發.固然很多時候可以獲得更多的實惠.也更加的有效率.但同時也可能把自己逼得過緊.限制了思維和視角.
因著這樣的想法和思路.安然才會覺得哪怕自己現在再回到前世的二十八歲.也還會繼續現在這樣的努力.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固然努力之後不見得會過得更富足.更起碼會過得更快樂.與認真努力的活著.仔細的規劃自己的時間和人生相比.混吃等死一樣的生活下去.豈不像是白活了一世一樣嗎.
轉回頭來再說那位研究地球科學的老爺子.如果他在研究的最初就信誓旦旦的立下志向.要創出個什麼學說.填補個什麼空白.發表個什麼論文的話.再結合他的年紀一想.十個人裡有八個說這老頭瘋了.剩下那兩個也許比較厚道.直接勸老爺子.您吶.洗洗.睡吧.
安然記得自己當年看重生文時.一些書友聚在一起議論.說與其重生了再去努力.做那種不可能的白日夢.不如從現在開始就努力.只要努力就不晚.
安然當時想起前世那位老同事的話.很多時候.機會和年華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再努力也追不回來.八歲.十八歲.二十八歲.其努力的結果是絕對不一樣的.八歲.那代表著無限的可能.十八歲.這種可能已經開始被限制了.二十八歲.被限制的範圍就更大.接下來.三十八.四十八……八十八.怎麼可能永遠不算晚.這又不是什麼那種“朝聞道.夕死可矣”.追尋大道理想之類的.
他們一個小老百姓.那來的那麼多崇高理想和信念.吃香的.喝辣的.住得好.穿得好.能做些喜歡的事.有愛你的和你愛的人在身邊才是最實在的.就像那句話說的一樣.“錢不是萬能的.但沒了錢是萬萬不能的”.名利也是如此.誰不喜歡呢.
世上哪有那麼多的後悔藥可吃.荒廢的時間、機會和人.永遠不會再回來.
而且.很多時候.很多事.很多人.不是你努力就能有所結果和改變的.
即便是現在.安然雖然是在一定程度上贊同書友們的看法.但卻並不完全贊同.
還是拿那位老爺子來舉例.好像他的例子是在說努力永遠不嫌晚.可真的不晚嗎.
就像安然前世時想的那樣.這樣的人.這樣的頭腦和頑強的信念.如果年青的時候.得到好的環境和機會.只怕真的是前途不可限量.青春大好時功成名就.該是何等的風光快活.名利地位.才子佳人.故事傳說裡一樣的人生.
但晚了就是晚了.失去的東西註定不能追回來.遠大的目標不能達成.那就只有享受做事的過程了.不再去想什麼大的目標.什麼光輝的前程.
與其努力得痛苦.患得患失.到最後受著求而不得的折磨.不如一開始就學會放下.不去想以往的失去和錯過.也不去想未來的遠大目標.訂一個最低標準.享受這個過程.不是消極的放棄不做.而是做得更加沒有負擔.也許會更輕鬆快樂一些.
生活在紅塵俗世裡.吃著五穀雜糧.不能做到事事如此.那麼就選擇一些自己能做到的.
人活一輩子.總要做一回自己喜歡的事.不為成名.不為了成家.不為了名利.只是單純的享受那種一點點研究學習的過程.就像劉雲軒寫字.安然自己攝影.李綵鳳的小店.一些老票友唱京戲.一些老棋迷下棋……還有那位老爺的地球科學.
無論是什麼.能有所成就.做出一點成績自然就最好.沒有也不重要.在不計名利.不求成績的前提下.能做.就不嫌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