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帶了洋味兒呢。
按他們夫妻倆的邏輯來講是這樣的。西紅杮在東北這邊又叫洋杮子。洋杮子洋杮子。顧名思義就是老洋毛子吃的杮子。用老洋毛子吃的杮子燉肉。那還不帶洋味兒嗎。
所以。安然堅定的認為。做帶洋味兒的菜。在配料上也乾脆一洋到底為好。所以蔥、姜、蒜不能少。但洋蔥……也就是老洋毛子吃的蔥也是絕對不能少滴。此外。還不能忘了黑胡椒。這味純正中餐幾乎用不到的調料。再說了。沒看人家名字裡帶個胡字嗎。明顯就是老洋毛子的調料啊。
其實只要牛肉是現成燉好的。這道菜做起來容易著呢。
熱油鍋加入蒜爆香。然後把去了皮。切成小碎丁的洋柿子放進去煸炒。
炒到什麼時候算好呢。
那要看你的口味了。
安然喜歡洋杮子味濃一點的。直接拿鍋鏟把丁壓成了泥。加點醬油加點油。出鍋時洋杮子丁已經炒成了醬汁狀。
也有人喜歡將西紅杮切成大塊。出鍋時形狀依舊美麗動人。
反正口味問題嘛。誰掌勺誰說了算。安然就愛吃醬汁型的。家裡其他人也只得別無選擇的隨著她來。按照正常的步驟來說呢。下面要炒鍋放油。放入洋蔥、姜、蔥白煸炒出香味。然後把過了熱水。焯去血沫的牛肉塊加入其中翻炒。然後把上一個步驟出鍋的西紅杮的醬汁兌進去。再把調料什麼的。如鹽啊、黑胡椒啊、料酒啊也統統按量加足。炒上几上。最後放入高湯。沒過牛肉。大火燒開再轉小火。
接下來就你燉吧。拿出你的耐心。慢條斯理的燉上倆點兒。撈出一塊。一嘗。嗯。肉爛了。再轉成大火把湯汁收至濃稠才算完活。
到安然這兒。自然就沒這麼漫長複雜的過程了。她的牛肉是現成的。把洋蔥什麼的炒吧炒吧。解了凍的熟牛肉往裡一放。再加上炒好的西紅杮醬汁。將調料什麼的放放好。加上現成的牛肉湯。原湯化原食。大火燒開。小火收汁。
速成的美食。方便快捷。牛肉熟爛。微酸輕甜。湯汁濃稠。味道也不錯。
當然。跟人家認認真真燉上兩個小時的“老實用心版”那絕對是不一樣的。
週末或是假期。時間允許的話。安然也會踏踏實實的做上一回“老實用心版”。不過。現在中午時間緊張。只能將就著享用“方便快捷版”的了。
好在。安國慶和李綵鳳壓根就不是挑嘴的人。安然自己好將就。而那三隻肉食動物顯然只要肉吃就行。
肉食動物的肉解決了。接下來的菜色也就更加的容易了。
溜肝尖。肉沫豆腐。涼拌茄子。素炒芹菜。香菇豆腐湯。花生小豆飯。
有葷有素。多食內臟。菌類。豆類。富含維生素和纖維多的蔬菜。這是秋季菜譜滋陰去燥的主旋律。
菜量照舊極大豐富。僅是西紅杮燉牛肉就嗆了一小鍋。其他的菜色也都是上盆來裝。梁山特色飲食文化萬年不變。
安然這邊剛做到了一半。大門就被敲了個振天……吃貨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