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美味關係> 245,普遍的印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45,普遍的印象 (2 / 2)

據說。這座教學樓的設計者還是一中的傑出校友。一位在省裡拿過設計大獎的新銳建築設計師。

以上這些都是吳澤榮對安然進行科普的。這位自從考上一中之後。便把圖書館中所有一切關於一中的介紹都掃瞄了個底兒掉。他這麼幹。倒不是對一中的校史有多麼多麼的感興趣。只是學院派的習慣使然。安然這會兒便毫不客氣的把他當成校園搜尋引擎來用。

作為一所這個時代的省級重點中學。一中的各方便配置華麗得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別說是他們錦嶺這種小城。就是放到十幾年後的省城去。也照樣顯得有些奢華。讓安然不由得就想起日後那些酷愛裝飾學校大門的大學校長們。有些懷疑起這歷代的一中校長是不是也都有此愛好。把錢都花在了臉皮上。

比如。設施極其全面的市內體育場。各種市外運動場地。最讓安然感到訝異的是。居然還有一個小型的室內游泳池。可容納全體師生還要掛零。經常被市裡的一些部門借用的大禮堂。當然。最值得一提的。也是讓吳澤榮心心念念個不停的。校內圖書館。據這隻書蟲子介紹。這裡的藏書量非常之豐富。還有一些珍貴的版本是屬於從最初建校時便傳下來的寶貴財富。就連市圖書館也沒有。牛x至極。

除了這些設施之外。一中成立有學生會。組織學生活動。配合老師們對全體學生進行管理。其組織形式和各項權利與大學中的學生會一般無二。並不像安然想像中的那種擺設式的存在。學生會有自己單獨的辦公場地。

除了學生會。還有各類社團。可供學生參加選擇。每個社團也都有自己的活動場地。

在高中時期擁有自己的學生會和社團。別說是錦嶺。就是在全國範圍之內。也是少數。

中國目前的教育雖說號稱是要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讓學生能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做應試教育的犧牲品。

可惜。政策是政策。提倡也只是提倡。

應試教育在中國有根深蒂固的傳統土壤。絕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甚至是十年二十年就可輕易改變的。現實是。別管政府教育部門的口號如何。真實的情況依然沒有改善。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這樣的情況在重點中學、高中中尤甚。分數幾乎成了衡量每一位學生人生價值的唯一標準。別說什麼學生會。什麼社團活動。就連應該上的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也都成了裝飾性的存在。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一條潛規則。

而一中之所以會有學生會和各類社團的存在。一方面固然是由於現任的校領導在這些方面比較重視。觀念開明。另一方面也是基於一中的一種傳統。

依舊是據吳澤榮所說。在一中的前身。也就是那所教會學校成立時。學校裡就有類似於學生會和各類社團的組織。解放後。改建成一中時。當時的校長思想也是極為開通。有著先進的理念和長遠的眼光。將這兩項傳統繼續保持了下來。可以想見。在當年的大環境下。他的這種做法是何等的開明。甚至帶有很大的風險。

但也正是這位令人尊敬的校長奠定了此後一中開放。先進。大膽。鮮明的辦學理念和自由。民主的校風。並一直延續至今。

當然。作為一所重點高中。一中不可能不對分數看重。學校可以允許學生自由的參加社團活動。鼓勵學生們參與到學生會的工作中去。但是。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的成績必須達標。

你的興趣廣泛。你想參加多少個社團。我不管。你熱愛學生會活動。願意協助老師和學校為同學服務。學校也表示歡迎。你的業餘時間怎麼利用。我也不想過問。只要你自己把時間安排好。成績達標。一切ok。

學校希望可以培養全方面發展的人材。學校可以盡力為你提供相關的機會和條件。但是學校同樣需要你回報以高標準的成績。畢竟在現今應試教育為主流的現實背景之下。分數才是衡量一所重點學校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標準。甚至可以是唯一的標準。

這對成天被迫埋在書山題海中的重點學校的學生們來說。已經是一種神話一般的生活了。

在聽吳澤榮第一次說起的時候。安然簡直覺得有些天方夜譚的味道。感到特別的難以置信。

哪怕過了兩輩子。安然對一中的印象也只有一個。那就是本市唯一的一所省重點。考上一中。就等於將多半拉身子邁進了大學校門。事實上。這也是大多錦嶺人的普遍印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