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功夫沒有白費的。書呆的發瘋也不是白聽的。聽著聽著。安然在被科普了無數攝影知識之後。也漸漸的聽出一點門道和滋味來。
因此也從一直以來的被迫聽講變成了主要參與。
不能僅僅從書呆子的宅屬性就認為吳澤榮同學很內向。人家也有人來瘋的時候。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再說。真心參與和被迫摻和那種兩種境界。安然的興趣更大的激發了吳學委的學習熱情。別看人家現在剛剛入門。但那隨時隨地的學習精神。是很讓人肅然起敬的。
當然。即便再學院派。理論知識的儲備再充足。也是需要不斷的實踐的。還要不斷的從實踐中總結理論。加深自己的學識和素養。
學院派份子吳澤榮同學深深的明白這一點。所以。每到美食勞務賭局的時間。他必然會準時到場。由原來的被臨時抓勞工的兼職攝影師。變成了如今的專職御用攝影師。
吳澤榮雖然在為人處事上有些書呆氣。但在學習領域卻是相當聰明的。短短几天的時間。拍出的照片雖說還談上不什麼專業水準。但是已經看出與以前那種雖然也是認真拍的。但是完全沒有摸到門道的照片相比就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能看出明顯的進步。
除了在美食勞務賭局時練手外。他也自己用過年收的壓歲錢買了不少的膠捲。經常借用江傑雲那臺效能不錯的新相機四處轉悠。進行採風練習。
在安然有時間。有興趣的情況下。也會掛著家裡的那臺老掉牙的照相機。跟在吳澤榮的身邊。在他的指導下跟著練練手。湊湊熱鬧。
就像吳澤榮之前說的那樣。透過鏡頭看到的風景。看到的人物都別有一番視角和味道。很新奇。也很有趣。
甚至。安然有時想。這鏡頭裡的景象和角度是不是跟她這個既屬於這個世界。又不完全屬於這個世界的重生人的視角類似呢。既旁觀。又參與。
這也許是安然這個沒什麼哲學素養的人永遠也想不明白的道理。她也就是偶爾文藝一下。但她確實也像吳澤榮一樣。喜歡在鏡頭後面看世界的視角。更喜歡那種可以把時間一一記錄的感覺。因為這種記錄。可以讓人察覺到那種平時被隨時忽略的細節和美麗。可以讓人更加珍惜手邊的一分一秒。一人一物。
他們透過鏡頭去觀察他們的周遭。觀察生活中最常見的事物。也觀察他們所生活的這個時時日日都在變化的小城。
為了練習拍照。他們去了很多以前從沒去過。也從未想去過的地方。比如安然從不知道錦嶺除那座老圖書館和彩票站網咖所在的蘇式老樓之外。還有那麼多有一定歷史價值。又很味道很美麗的老建築。
這些老建築的所在地都是吳澤榮特地從圖書館的資料裡翻找出來。準備拿來練手的。他們也在實地尋找這些老建築的過程中。認識了一些附近的老住戶。從他們的嘴裡聽到了很多關於這些老建築和曾經住在其中的人們的故事和傳說。有些故事寫下來。簡直一筆都不用改就是一篇傳奇。
當然。安然也一點都沒浪費。全部都一字不拉的記錄在自己的日記裡。這些故事如果不記錄下來。也許隨著這些老人的故去。也將永遠的淹沒在時光的塵埃之中。再也沒有人知道。實在是太可惜了。這不單單是某個人的歷史和記憶。更是這座小城的歷史和記憶。這麼一想。安然的記錄也就更加的起勁。更加的用心。一字一句。都力求真實。
又因為有了拍照的愛好。這下她的日記正式的圖文並茂了。非常的具有可看性。
面對這些老建築。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觀感。有不同的感慨和想法。
比如。安然會慨嘆那些曾經住在其中。而今已經逝去的人和曾經發生的故事。也會感嘆這些美麗的老建築因為得不到有效的重視和保護而日漸消失。或是因為年久失修。自然消亡。或是因為拆遷。被現代化的建築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