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說.吳澤榮也好奇起來.問身邊的趙真旭這沈大姐是幹嘛的.
趙真旭便給他解釋.沈大姐是理髮店老闆娘.活快手藝好.
姜成卓這位砍價狂趁機熱情邀請吳澤榮一起去剪頭.帶著一臉猥瑣的奸笑.默默在心裡盤算著.增加一個人.再壓著吳澤榮這小子多叫沈老闆幾聲“姐姐”.大概可以拉下多少價位呢.
說完了個人的行頭.又說起了打掃衛生的問題.“得買把新掃帚.”安然一邊說一邊在紙上寫著.
“買掃帚幹嘛.”江傑雲一臉的不識人間煙火.“我們家掃帚還能用呢.”
“掃塵的時候用啊.當然你有別的辦法.不用掃帚用別的也行.”
“掃塵.怎麼掃.”相比於江傑雲.吳澤榮則更加的不識人間煙火.
安然真是哭笑不得.“拿手掃唄.”
還有幾天就是小年.現代人也不時興祭灶那一套的老講究.但是灶糖還是得買兩塊應景的.
“灶糖.好吃嗎.”這回三個吃貨異口同聲的一齊發問.
“灶糖……你們沒吃過.”這下輪到安然和吳澤榮驚訝了.這三塊料還是中國人嗎.居然連灶糖也沒吃過.安然這下是真好奇了.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家養出這麼三個連小年都沒過過的孩子.要不就是窮得連節都過不起.要不就富得已經跟普通大眾脫了節.以他們三個的穿著談吐來看.只怕是後者可能性更大.
“灶糖是什麼東西.好吃不好吃.”三個吃貨只關心這個.
民俗知識裝了一肚子的吳澤榮便開始給這三個“外國人”講起祭灶的來歷.
“也就是說灶糖是專門給灶王爺拍馬屁的.”江傑雲概括得一針見血.
“……”吳澤榮半晌無語.
待到吳澤榮終於把灶糖這東西解釋明白.姜成卓一拍大腿.“誒.原來是那東西.那就是灶糖啊.吃過吃過.去年我們還吃來著.只不過不是臘月二十三那天買的.是二十四買的.可便宜了.我買了一大包.味道還行.”
安然和吳澤榮齊齊黑線.可不是便宜嘛.灶王爺都上天了彙報完工作了.沒賣出去的灶糖自然也就打折處理了.
見這三人大概從小到大是真沒怎麼過過節.安然索性從頭給他們講起來.將一段概括北方過春節各項民俗習慣的民謠念給他們聽.先作一番科普教育.然後再研究置辦年貨的事.“一般說來.咱們這邊準備過年的順序是這樣的.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三就是小年了.不僅要吃灶糖.還要包餃子.”
“包餃子.不是三十晚上才包的嗎.”三個吃貨對吃的一向關心.
“不只三十.小年也是要吃的.不過各地的風俗也不一樣.我們錦嶺這邊是吃餃子.還有的地方是吃麵條的.我們北方這邊一般都是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南方很多地區卻是在正月初五過小年的.”吳澤榮趕緊幫忙科普.
“那麼說.你們家年年到了小年那天都吃餃子唄.”趙真旭就對“餃子”感興趣.“啥餡都行唄.”
剛才還一副專家模樣說得滔滔不絕的吳澤榮卻忽然紅了臉.十分不好意思的撓了撓腦袋.“其實我還真是記不大清楚.每年小年那天我們家都吃了什麼.應該是都吃餃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