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曹操的話,曹參陷入了沉默之中。
同為沛縣老鄉,蕭何這個老上司一直壓著曹參一頭,沒造反之前他是縣令屬官,曹參是獄吏。
造反了之後蕭何一直穩居劉邦麾下頭號文官的位置,而曹參則時而擔任文職時而擔任武職,職位與周勃在伯仲之間。
對於蕭何這個老大哥,曹參打心裡尊敬。
但尊敬歸尊敬,功勞是功勞,曹參覺得論功勞自己比蕭何要大一些,甚至大許多。
蕭何能做的,自己都能做。自己能做的,蕭何未必能做到。
不就是穩定後方籌措糧草嗎,你看我把齊地治理的國泰民安,百姓樂業,四十多萬石糧食,僅僅用了兩個月就匯聚在了藤縣。
蕭丞相他能統兵打仗嗎,我曹參可是斬殺過秦將李由,打敗過王離,在韓信沒有加入大漢陣營的時候,我曹參是當之無愧的頭號大將。
後來劉邦暗度陳倉,曹參又跟隨韓信擊敗章邯,迫降司馬欣和董翳,跟隨韓信剿滅魏王豹,擊敗趙王歇,掃平三齊,斬殺龍且,可謂居功至偉,僅次於韓信。
在曹參的心裡,韓信功勞第一,自己第二,蕭何第三。
因此,劉邦委任曹參擔任齊國的國相,他便欣然允諾,這樣蕭何是漢國相,自己是齊國相,哥倆平起平坐。
“你說滅了項籍之後,漢王會對齊王不利?”曹參蹙眉沉吟。
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他想要的局面就是齊與漢分庭抗禮,兩個大王平起平坐,共同治理天下。
曹操哂笑道:“劉邦能夠連妻兒老小都不要,能夠要跟項羽分一杯老爹的肉羹。叔父覺得滅了項籍之後,他會讓韓信跟他稱孤道寡?”
“難不成漢王真的想做皇帝?”
曹參的目光中掠過一絲複雜的神色,有些欽佩,又有些羨慕,甚至還有些嫉妒。
那個沛縣泗水亭的亭長,整天牽著黃狗吊兒郎當的劉季要變成嬴政那樣的皇帝了嗎?
在曹參的心裡,他希望劉邦可以像項籍一樣實行分封制,封韓信為王,封英布為王,封彭越為王,封盧綰為王,甚至封自己為王……
劉邦做天下的霸主,大家共享榮華,豈不快哉?
“劉季當然想做皇帝。”
曹操直呼其名,“沛縣的人可都知道,劉邦年輕的時候看到始皇帝東巡,就曾經高呼‘大丈夫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