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
就在這時,項羽突然出現從後面拍了一下項伯的肩膀,嚇了他一大跳。
“哦……是羽兒啊?”
項伯急忙縮回手來,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我幾天沒到這邊來,何時摞起了一座糧丘?”
“這些糧食乃亮提前命人運過來,秘密貯存在此。”
不等項羽開口,諸葛亮主動接過了話茬,“亮早就料到漢聯軍會重兵圍困垓下,因此提前做了準備。”
“呵呵……孔明先生真是神機妙算。”
項伯皮笑肉不笑的回了一句。
項羽自從與劉邦鴻溝對峙開始,直到退兵垓下,前後歷時三個月。這座大營從開工挖掘,再到夯土立柵,用了一個多月,若是在此提前儲存了糧食倒也順理成章。
“把篷布扯下來,讓左尹檢驗一下有沒有發黴的。”
諸葛亮順手扯下一塊篷布,吩咐旁邊的兵卒過來幫忙。
項伯心中有鬼,急忙擺手:“不必了,不必了……軍師處事謹慎,軍糧由你負責,豈會出現差池。”
“叔父。”
項羽一把攬住比自己矮了一頭的項伯肩膀,“決戰開始了,吾已經傳令下去,自今日全軍飽腹。三日之內,吾要親自率精兵直插劉季大營,砍下他的腦袋。”
“咳咳……”
項伯被侄子壓得呼吸有些急促,蹙眉道:“羽兒啊,聯軍六倍於我,主動出擊是不是太冒險了?更何況劉邦乃是敵軍主帥,身邊更是雲集了精兵強將,攻打劉邦,絕非智舉。”
項羽冷哼一聲,斬釘截鐵的道:“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劉季、韓信料我不敢主動攻其最強,我偏反其道而行之。”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妙哉!”
諸葛亮搖晃羽扇,連聲稱讚,這還是他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感覺大王好有學問的樣子。
項伯力勸:“據斥候所報,劉邦躲在聯軍後方,具體位置也不知道,羽兒貿然出擊,萬一中了埋伏如何是好?”
“我在漢軍中安插了奸細,已經探得劉邦所在,三日之內必取其頭顱。”
項羽緩緩從腰間抽出佩劍,這把三尺青鋒,在土黃色的陽光照耀下,流光溢彩。
此劍相傳是春秋時期名匠歐冶子與干將聯手所鑄,長三尺三寸,重六斤九量,可吹毛斷髮,削鐵如泥。
歐冶子本是越國名匠,因為其鑄造技術高超,被楚王重金聘請,用天下最好的原料鍛造了泰阿這把絕世神劍。後來楚國被滅,這把泰阿劍成了始皇帝的隨身佩劍。
五年之前,項羽攻破咸陽,發掘秦始皇陵墓,從配殿之中獲得這把寶劍,自此一直被項羽隨身攜帶,成為了他天下霸主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