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部分青壯年則都帶著斧頭那些東西,去附近沒有劃分的公共山林裡砍樹運回村裡,準備修房的木材。
婦女們則在村子附近到處摘野菜等各種能吃的東西,負責全村人的伙食。
考慮到整個石橋山體滑鎮其他村子都和劉家村是差不多的情況,於是葉瑄就讓人通知了下去。
所有村子都像劉家村這麼搞,修好大火爐生好火,給弱勢群體取暖後。
男人都要麼上山砍樹準備修房,要麼去挖被埋的遺體。
石橋山體滑鎮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次日,以石橋山體滑鎮為中心,方圓幾十公里村子裡的村民,包括石橋山體滑鎮大街上的人。
只要是好手好腳的青壯年,都以街道,村子為單位,在村長的帶領下。
去附近山裡沒有劃分的公共山林裡,砍伐樹木。
在把樹木運到各自所處的地方。
葉瑄曾經有一世就是個燒瓦匠,在燒瓦方面是行家,就帶著從各個村抽出來的,近五百人負責燒瓦。
而李麗質則在葉家村村口,拿著李麗質自己手繪的房屋修煉圖紙,教石橋山體滑鎮管轄下村子裡的村長,或者是各個村裡比較聰明些的人,怎麼看圖紙。
並且現場當著各個村來學習修房的人,指揮村民給葉家村第一戶修房。
李麗質和葉瑄結合石橋山體滑鎮的實際情況考慮後,決定把所有房子都統一修成木頭的。
而李麗質在木頭房子修建方面有些造詣,就自告奮勇的設計了房屋設計圖。
葉瑄要求所有村子根據李麗質給的房屋設計圖修房,他就帶著村民燒瓦,免費供應所有村子修房用的瓦。
把房子都修成瓦房的。
由於原來的房子基本都是茅草的,加上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被葉瑄一家人帶著人救出來的人。
因此葉瑄一提出這個意見,所有村長都答應了。
在石橋山體滑鎮,村裡事情都是村長說了算,村長有絕對的權威。
村長們都答應了,加上修成木頭瓦房也確實比原來的破茅草屋好千百倍,整個石橋山體滑鎮的所有村民就都很樂意。
大家都幹得熱火朝天的!
雖然原來的家沒有了,很多人還失去了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