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楚閣> 第三百六十章 盛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六十章 盛衰 (1 / 2)

盟約之下,百姓們過上了相對安穩的日子,發展勢頭正猛的楚國和老牌的燕國誰也不敢保證能夠吃掉對方,沒有十足的把握,那就維持相對平衡的局面。

在接下來的這幾年時間裡面,楚國和燕國都沒出出現發生較大的事件,時不時的還是會在邊境上進行小磨檫,可是都沒有爆發較大的戰爭,魏天戈在拿下了晉國之後,在燕國的威望空前提高。

威望高了,自然就有不少的人阿諛奉承,在這些人的誇耀下,魏天戈開始有些自大狂傲了起來,沉醉於燕國昔日的榮耀之中,開始享受起來,廣納后妃,聲色犬馬,將朝政的事情丟給了心腹大臣去處理。

而為了填補他心中的空缺,那就不停的在軍事上下功夫,在他看來,只要他燕國的軍事實力是最強的,那麼就根本不怕有人威脅到他的地位,曾經那個氣吞山河的雄主,在酒肉池林中逐漸迷失了雙眼,在一幫溜鬚拍馬的臣子的哄騙下,以為有著燕國的幾十萬大軍,就可以長治久安,世代安詳太平,楚國在他眼中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存在,沒有了內憂和外患,在魏天戈的感染下,整個燕國都沉迷在奢侈享受的風氣之中。

畢竟,盟約達成的時候,每次楚國的商人到燕國去經商,他們燕國都要提取三成的稅收,這些年來,光是楚國的稅收,就趕得上他們燕國一年的收成了。

透過吸食著楚國的收益,燕國人像是蛀蟲一樣,寄生在楚國繳納的稅收上。

燕國攀比之風逐漸盛行,有些時候,為了一個毫不起眼的玩意,各方豪強搶破了腦袋,這樣浮誇的風氣之下,哄抬物價之事屢見不鮮。

燕國的物價一年翻一倍,對於燕國的哪些達官貴族來說,無傷大雅,可是對於燕國下層的百姓來說,卻是被折磨得苦不堪言,一袋糧食,從之前的是一個銅錢,到現在要一百文才可以買到,造成的通貨膨脹之下,燕國的物價居高不下,尋常人家每年辛辛苦苦一年,卻絲毫不能夠滿足一家人的生活。

十戶九貧,一面是苦不堪言的燕國百姓,一面卻是享受奢靡的達官貴人,燕國的兩極分化達到了一個極其恐怖的地步,王公貴族的一頓早餐,就是一戶貧民人家一年的開支。

而這些還只是剛觸控到魏天戈的零頭,燕都的繁華大街夜夜笙歌,經久不息,而苦難的燕國人卻久病纏身,不得醫治,最後在破舊的房屋中呻吟,最後淒涼的死去。

哄抬的物價帶動著平常百姓生活的花費的增加,可是這些燕國的底層百姓,根本就吃不到楚國稅收帶來的紅利。真正享受到的,只有哪些燕國的高層。

就算是這樣,到了這個地步,魏天戈身後的那些人還在每天的給他描繪著燕國的百姓如何如何的過的富足,還不停的稱讚這些都是魏天戈的功勞,是他將燕國帶到了如此鼎盛的地位。

完全被矇蔽的魏天戈,每天聽著這些好聽的話,幻想著自己的燕國帝國的強大,自我滿足於當下的功績。

表面上,楚國的財稅大量的流入到了燕國,燕國賺的盆滿缽滿,而楚國卻只能夠是任勞任怨,殊不知這些事情,早就被東方虞算到了,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不勞而獲的東西得到久了,就會懈怠下來,東方虞那獨特的眼觀,超遠的見識,早就給燕國的滅亡挖好了墳墓,只等著腐朽的燕國墮落到一碰就會破滅的地步。

而唯一還算清醒的魏瓔珞以派,看到了燕國的衰落,卻無力阻止,最憋屈的就在於這些曾經給燕國帶來榮耀的人,沉迷於享受,他們掌握著燕國的大權,而清醒的人,明白這樣的危害,卻空無一點的權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燕國的走下去。

可就算是這樣,魏瓔珞還是沒有放棄,在暗中繼續培養著軍刺,燕國的七十萬大軍,看起來是一個龐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大的數量,在燕國這樣的誇耀的統治下,早就失去了當年的血氣,弄虛作假之事時時都在發生。

貪汙腐敗的事情,在軍中也是逐漸興起,溜鬚拍馬之輩在當中混的風生水起,而真正在意戰事的人,被不停的疏離,抑鬱落寞。

七十萬大軍,真正有戰鬥的不足三十萬,而許多的軍隊人數還是為了誇耀成績虛報上去的,因為都知道魏天戈在意的是軍事,所以為了讓軍事上的實力變得漂亮些,一個軍三萬的人馬,硬生生的上報成了五萬,五萬人馬的上報稱有十萬,所以真正的盤查下來,恐怕燕國的七十萬大軍注水的居多,三十萬的人馬都撐死了。

魏瓔珞畢竟勢單力薄,能夠動用的也只有軍刺的幾千人,而且現在軍刺的地位遠遠比不上之前,真正為著燕國著想的軍刺,卻不停的受到了打壓。

魏瓔珞已經記不清,她帶著軍刺,這些年暗中為燕國解決了多少看不見的危機,從最先開始的哪些晉國復仇之人的暗殺,再到許多妄圖奪權的人,還有燕國朝廷內部之間的權力爭鬥帶來的動盪。

就算是這樣,依舊沒有喚起魏天戈的清醒,依舊還是沉浸在自己給自己劃定的甜蜜圈裡。

這也和魏天戈的出身有很大的關係,年幼的魏天戈不受燕皇的重視,而他的童年是過的極其的悽慘的,與他同年的哪些皇子們則是享受著身份的權力,所以從小魏天戈的心中就種下了他一定要比這些人過的還要好的種子,而現在這些事情都達成了,心中的意念也就開始了瓦解,不再像之前那樣充滿了鬥志。

燕國的懈怠,也讓不少曾經的晉國遺民開始了蠢蠢欲動,這些年這些被打敗的晉國遺民一直在燕國都是被看不起的存在,加上之前亡國的仇恨,趁著現在燕國百姓苦不堪言的時候,開始出來散播流言,煽動燕國百姓的反抗情緒,讓本就走下坡路的燕國更加的岌岌可危。

燕國的繁華盛世之下,早已經暗潮洶湧。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很顯然,燕國在還沒有拿下楚國,實現一統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自我的沉醉,早就將之前打下的基業自毀。

反觀楚國這邊,沒了燕國的戰爭威脅,加上燕國百姓的上下一心,就算是商業上極其昂貴的賦稅,依舊是沒有阻擋住楚國強大。

之前有葉雲逸的謀劃,葉雲逸失蹤之後,有東方虞的高瞻遠矚,始終讓楚國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而當下楚國的民心凝聚,大有氣吞山河的氣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