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丁氏被拘在家裡,哪裡都沒去。也不知是她皮糙肉厚,還是身體健壯,隔了幾日又活蹦亂跳起來,見天的在家要吃的。
崔老太剛開始還忍著,後面便直接開罵,她才消停了。
農曆臘月二十這日,也就是再過四天就要過年,四郎娶了鎮上孫季良孫秀才的小女兒孫小珍。
村裡人羨慕極了,只道四郎好福氣,那有心人便也會說四郎肯定將來也是個秀才,不然人家秀才傻了下嫁女兒。一時之間,王家再村裡風光不同。
鄉下辦事情的規矩就是一家有事,全村人出動,不是說你這一大家子人夠了就行,得挨家挨戶的通知,請人,人來的越多,證明你這人人緣好,有鄉情。
阮湘前幾日便在鍋灶上忙活,她不耐煩去前院湊熱鬧,在後廚跟大夥嘮嘮嗑,開開心心的一天不好嘛?崔氏見到她後,語氣也格外溫和,似是一個溫厚純良的好婆婆。
今日不行,她作為主家是不能去後廚的,不然人家怕是要說閒話,說是監工什麼的。
院裡人來人往,笑聲不斷。
到了下午,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便想起來,阮湘領著兩個孩子躲在一旁,看著滿地的碎紙屑,目睹著這跨越千年的婚禮。
禮畢,新娘被送入四郎的屋子裡,阮湘沒去湊熱鬧,欣欣然的和同村人坐在酒桌上。
小崔氏端著一碗熱湯麵進來,後面還跟著聞訊而來的丁氏,丁氏本來已經坐在席面上了,回頭瞅著她大嫂偷偷摸摸的,便跟了上來。
可她料錯了,是王四郎託付小崔氏給新婦送吃的,而不是她認為的佔便宜來了。
新婦頂著蓋頭,丫鬟小萍忙上前來,接過盤子,小崔氏羨慕的看著這個妯娌,可她知道她們以後也不在一個屋簷下生活,就算崔氏再怎麼偏心四郎,這個家遲早也是她的。
所以對新婦少了一些巴結之意。
丁氏不一樣,在她的人生裡,她還從沒有直面接觸過丫鬟一流,她縮手縮腳的站在一旁,結結巴巴的說道:“四弟妹可真享福,還有丫鬟伺候著。”
她又細細的打量著新娘的裝扮:“媽耶,四弟妹這簪子是真金呀,這大金手鐲,可值不少錢,四弟妹家真剩錢。”
孫小珍來時已經打聽過了,王家這三妯娌,老大聽說是個和氣人,果然沒錯,這進退有禮的,是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