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逸的步伐跨過夏朝時空,出現在了商朝。
“商朝,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在天文方面,商代日曆已經有大小月之分,規定366天為一個週期,並用年終置閏來調整朔望月和迴歸年的長度。”
“數學方面,早在商代,就已經有了明確的十進位制,奇數、偶數和倍數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計算能力。”
“除此之外,光學知識在這個時期就已經得到應用,商代出土的微凸面鏡,能在較小的鏡面上照出整個人面。”
江逸的聲音徐徐響起,他遊走在商朝的名山大川之中,一步一君王。
他來到了牧野之戰,身形穿梭之間,又到了周朝時期。
對已經對話過的朝代,他都採取了快速走過的策略,時空之鏡快速顯現著每一個對應時代的輝煌。
從風餐露宿,住山洞,到茅草屋、到木屋、竹屋、宅院,到如今,萬丈高樓。
從原始文明,到上古文明,到封建文明,再到如今的現代文明。
從一無所有,支離破碎,各自為營,到分分合合,再到如今的山河一統。
華夏文明滾滾向前的歷史,伴隨著江逸的腳步,顯現在世界觀眾的面前。
這是一部無比輝煌的史詩。
無數華夏先祖和近代先輩,鞠躬盡瘁,篳路藍縷,無數的當代兒女奮發圖強,才造就了今日之華夏,也必將迎來,明日之華夏。
江逸的身形,出現在另一個時空的現代。
這個時空,江逸選擇的是,自己死亡的五十年後。
“這是,約莫一百多年後的時空。”
江逸把自己能活的大概壽命算了進去。
雖然,有了系統獎勵,他很可能窺破長生之道,但,他想,或許自己的長生,會是在古代。
“這時候的科技,會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發達,都市會遠比當代還要繁華。”
“但每一座高樓大廈裡面,都亮著盞盞燈火。”
“到了深夜,依然還是有年輕人,數之不盡的年輕人,源源不斷地,從各個大廈中走出——他們,終於結束了一天的工作。”
數十座寫字樓出現在江逸身後,裡面,走出了許多青年兒女,或對新的一天充滿希望,或受困於這一天的疾苦之中,深感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