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越想越可惜,攻城戰本就不是遊牧民族的拿手好戲,反觀中原之間各種南征百戰,守城技術絕對是一流的。
這也是為什麼自古以來,異族都是搶完就走的原因之一。
可到了大宋,那就是來了就不走了,歸根結底就是內部心不齊。
江逸說道:“像先祖這樣的人多一些,華夏才會欣欣向榮。”
“在先祖死後,那些文人非但沒有學習到您的精神,反而處處設酒祭奠,撰文賦詩,以表悼念之情。”
“晚輩想,如果,他們學到這些的話,那麼在您死後的大宋,雖說氣數已盡,但也必將會有最後的榮光。”
就像安西軍一樣,我們就算和國家失聯又怎麼樣,照樣把西域守得好好的,哪怕滿城白髮兵,也照樣能和敵人拼個你死我活!
弱朝與強朝計程車兵差距由此可見一斑!
弱朝:我們都在主和,就你在主戰,非要顯得自己很突出做出頭鳥是吧?
行,那我們就聯合起來搞你,搞到你不敢主戰,還敢那就搞死你。
至於皇帝,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直接眼瞎。
強朝,誰特麼敢主和,那就是在丟我們整個朝廷的臉。站出來捱打!
至於皇帝,那更是眼裡容不得沙子,一聲令下說打就打了!
譬如,你讓秦檜去貞觀時代,在朝廷諫言對突厥主和試試?
尉遲敬德能一鞭子拍死他,太宗能給他賜死。
朕特麼忍了三年終於逮到機會能報仇了,你在這跟朕說要議和?
渭水之盟雖然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化解,但大唐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但要論起慘痛程度,絕對比不上靖康之恥。
可就是這比靖康之恥還有弱些的渭水之盟,就已經激起了整個大唐軍民的恥辱之心,雪恥渭水之盟幾乎成為了整個大唐的主流。
有這樣的皇帝文武和人民,突厥敗亡不是早晚的事?
可惜,宋朝沒有學到這點。
“最後的榮光?”文天祥慘然一笑,“可惜,我並沒有在大宋看見,否則死而無憾。”
“唉……”
江逸嘆息一聲,他覺得宋朝實在有點對話不下去了,他的軟弱蓋過了他的富裕程度。
“但,還有些人,他們都是義士啊。”
文天祥頓了頓說道:“當年元軍江南西路宣慰使李恆派遣士兵入援贛州,他則親自率兵在興國進攻我的大營,我始料未及,只得率軍撤退,部將鞏信堅守拒戰,身中數箭而死……”
“到達空坑之時,我計程車兵都被打敗潰散,妻妾子女全被抓住,本以為迴天無術,卻不想趙時賞坐在轎子中……”
文天祥說著,突然雙眸含淚,整個人徹底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