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這應該才是文天祥先祖沒有餓死的原因,他本來是想投降的,只是沿途得知了這些百姓的呼聲後,才不得已去死。”
“這樣一來確實說得通啊,我就說嘛,一個在牢裡的人能有什麼作用,文天祥先祖不是我們華夏的英雄,他只是被抬高誇大了。”
黑子們帶的節奏層出不窮,許多黑子本來不是一夥的,但職業默契都讓他們抓住了這個關鍵點瘋狂抨擊。
詆譭英雄,泯滅信念和骨節,斷章取義質疑原有的輝煌,是外域人反擊江逸和典藏華夏的三大要素,如今網路上出現最多的便是這些言論。
許多別有用心之人開始放大那些立下璀璨功績的英雄的缺點,然後找一些歷史上原本臭名昭著的人來說他的優點,試圖顛覆價值觀。
江逸和典藏華夏面臨的最大考驗便是在此。
更可怕的是,即便距離文天祥先祖之死已過七百多年之久,人們的節奏似乎還是很容易被帶偏,看到黑子的言論,不少人紛紛說道:
“我覺得有道理啊!”
“沒錯,文天祥剛才和江逸說的那些理由肯定都是裝出來的,當著後世的面,他肯定不會說自己其實是想活下來啊。”
“這樣很多事就說得通了,本來想投降,但直到這些事後不得不死,這才是文天祥真正的心理路程。”
“沒想到啊,他居然這麼虛偽,當著江神的面撒謊都不帶臉紅的。”
“喂喂喂,你們不要聽風就是雨行不行,不信先祖和史書典籍的,信一些網上的不知名言論,這樣真的好嗎?”
一些觀眾氣憤地抨擊道。
黑子們笑道:“我們也是根據史書典籍記載的事說話的,就連江神也說,文天祥先祖絕食失敗之後又吃飯了啊。”
“反正我覺得,文天祥先祖說的那些話有點牽強,比起屈原差遠了,人家屈原是直接就跳江了,他為什麼不跳啊?”
“就是,難道跳江就不能喚醒那些志士了嗎,說白了還是不敢死罷了,畢竟以前是富家子弟,現在還是丞相,肯定是想博一線生機!”
類似的彈幕在直播間裡瘋漲,黑子們擺出了一副討論歷史的態度,讓許多本來沒有動搖的觀眾都不禁開始思考,覺得這些言論好像真的挺對。
難道,自己之前想的那些都是錯的?
文天祥真是的被逼自盡?
“不好了啊……”
華夏臺裡,沈萬榮皺緊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