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顧靖澤> 第1417章 群星為襯,始皇為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17章 群星為襯,始皇為峰 (2 / 2)

竇建德顯露出了他嫉惡如仇的一面,這一面在許多理性的兵家看來,顯然是不合時宜的,這會讓那些想背主投靠他的人有所忌憚,甚至會鐵了心跟隨原主和他死戰到底。

但竇建德毫不在意,那時候的他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和誰都敢一戰。

羅藝如何?整個李家又如何?

我竇建德要建功立業,何需要用背主之人?

這個舉動直接讓滑州的官吏百姓為之感動,當天就投降了。

由此可想而知,當年的竇建德是具備何等的民意基礎,可以說,他絕對是李唐要一統天下的最大阻礙。

然而,這樣一位爽文劇本的大男主,當年在河之北萬人敬仰,不論是民意還是根基都已成型的農民起義領袖,卻在虎牢關草率收場,成就了李世民的一戰擒雙王。

而他,也因為收場太過草率,導致許多人都以為,李世民當時是贏了兩個酒囊飯袋,導致不管是竇建德,還是虎牢關之戰的影響力,都被大大低估。

這就導致,天策上將的真實實力也被大大低估。

江逸想,這大概就是為什麼貞觀那些文臣武將,都被李世民治得服服帖帖的原因吧。

無它,只因為服!

當了皇帝后老李打戰束手束腳,就像他想像還是秦王時那樣彪悍,那些大臣也會勸阻,但在當皇帝之前,天下誰不懼秦王李世民?

當皇帝之後,誰不怕他老李哪天頭疼腦熱去親征?

就算戰力和戰法會受到身份限制,但那戰績,可都在那擺著。

不過,竇建德雖為敗者,雖然在用人方面還是出了些錯誤,但何嘗不算是個傑出的農民起義家呢?

要知道,竇建德遠沒有李家的基礎,他的名望,那是實打實靠自己一步步攢起來的,因此他雖然有不足之處,但才能是嚴重被後人低估了。

可惜啊,在每個群星璀璨的時代,似乎都是為了那一顆最亮的星做點綴。

漢武帝時期,匈奴鼎盛,可為繁星,但最終,給武帝做了點綴,亦成就了大漢雙壁。

隋末時期,群雄並舉,各路豪傑層出不窮,各為其主,但最終,給李世民做了點綴,包括後來的突厥、吐谷渾等等,都做了點綴。

而這些強大帝王的存在,似乎又為一人做了點綴——嬴政。

如果把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等傑出帝王的功績做成一副牌,讓他們彼此來打的話……

就算把一統六國這對王炸放在手裡不打,嬴政也還有四個二,那就是政!

可以千古沿用之政!

群星為襯,始皇為峰,這句話,從來不是一句誇大之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