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人的新軍組成之後,先祖面臨最大的就是吃穿問題。”
江逸謹言道,前面的事情是體現不出來文天祥先祖家裡的底蘊的,但這件事,雖然也少不了其他義商的幫襯,但歸根結底,還是先祖底蘊足。
想到這裡,江逸在心裡忍不住又把大宋朝廷罵了幾遍。
那麼多錢都被霍霍光了,等到朝廷有難來個勤王詔,什麼都不想給還想人家勤王,享受是自己享受,苦都留給別人,這樣的朝代怎麼可能不亡?
“五萬多人的吃穿都得由您解決,窮人可以為了保家衛國去打仗,但不管再怎麼有報國之心,也不可能拿得出錢和糧食。”
“許多富人,能不和外人狼狽為奸就不錯了,又能指望多少人出錢糧?”
江逸說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但在富人面前,他還是嚴謹地加上了許多兩個字。
原因無它,江逸始終記得,當年華夏的第一代空軍與敵死戰的畫面,他們都是真正的世家子弟。
也是因為他們,才在江逸心裡,重新整理了對部分世家子弟的看法。
不管是在,還是在現實世界,固有的情節和大眾固有的眼光,都認為世家大多吸血不吐骨頭,世家子弟大多紈絝。
但在那個沒有雄鷹能保衛天空的時代,恰恰是那麼一群來自世家的雛鳥,毅然撲騰翅膀,用自己的生命撞向了敵人的鋼鐵洪流,九死無悔,無問西東。
這一幕震撼了無數的華夏人,人們這才知道,並非所有的富人都沒有家國情義。
雖然這可能是倖存者偏差,但這個世界上哪怕只有還有一個這樣的人,我們就不能蓋棺定論,一棒子罵死一遍。
否則,這讓那些義商,情何以堪?
江逸說出了接下來的史實,這段史實,同樣可以重新整理一部分人對富人的看法。
“在這樣的情況下,先祖毅然遣散歌女,獻出了自己的全部家財作為軍費,以此來號召商人幫助義軍,解決義軍軍費不足的問題!”
江逸心念一動,時空之鏡上,文天祥站在母親和兄弟們面前,說道:
“不管怎樣,都要保下這個國家,元人打進來後果不堪設想,我們文家世代為官,享受著百姓們的愛護,現在也是時候回饋百姓了。”
“你父親自小便教你嫉惡如仇,如今你已長大成人,但凡所做之事,有利國家,無愧於民,母親,支援你。”
年邁的母親坐在主位上招了招手,一群僕從把箱子搬了出來。
“裡面是我這些年存下來的一些家底,本打算死後留給你們,但如今國難當頭,我一老嫗做不了什麼,只能把這些,都給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