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座功德寺,前後依然足足花了三年才建成,耗費極大,修得比自家祖宗的功德寺還要富麗堂皇,當時人稱為“賽靈隱”。
就是在這樣的昏暗朝局之下,文天祥渾然不懼。
得知自己的建議未被採納,文天祥越想越氣憤,乾脆自請免職回鄉。
宋理宗照樣不允,雖然他從沒真正把這個判官放在眼裡,但從上書中也看出,這是可用之才。
後來,文天祥升官至刑部侍郎。
“讓董宋臣做都知?他一個奸臣何德何能?!”
文天祥剛當了侍郎,就聽到了這樣的訊息,當即氣憤無比。
按理說,新臣上任最多隻往下來三把火,但文天祥不懼,他直接把火往上燒了過去,再次上書,把董宋臣的罪行全部列舉了出來要給皇帝看!
皇帝剛封的都知,這個時候去說他的罪行,無疑是在間接煽皇帝的巴掌,但文天祥依然敢這樣做。
雖然,也未被回覆。
在之後,文天祥出外知瑞州,成了提點江南西路刑獄,又升任為尚書左司郎官。
時空之鏡上,出現了文天祥被御史臺各種彈劾的畫面,讓御史臺參董宋臣他們不敢,但區區一個文天祥,既然要做個君子,那可不得使勁參你?
就這樣,文天祥再度被罷職。
後來,文天祥奉命掌理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
宰相賈似道稱自己患病,想要辭官來要挾理宗,但詔令沒被應允。
文天祥見狀,乾脆起草制誥,諷刺起了賈似道。
原本起草誥命的內製沿襲要呈文稿審查,但文天祥沒有寫,他直接繞過了賈似道,正因此賈似道不悅,指使臺臣張志立彈劾文天祥,將其罷免。
到此時,文天祥已經有幾次被罵了,於是援引北宋錢若水的例子辭掉臣職,當時,他才三十七歲。
觀眾們看到這裡,心中莫名壓抑。
“我怎麼感覺文天祥先祖也沒有受到重用啊。”
“話說這宋理宗到底是怎麼想的,要是寵董宋臣,那乾脆就把文天祥先祖罷免了不就好了,怎麼在那之後還給他升官?”
“這波操作我也搞不懂,剛才聽著聽著,我還以為他是個裝糊塗的明君呢,但看到閻貴妃的事情後我就不這麼認為了。”
“唉,不過這文先祖確實是膽子大啊,小小一個判官,居然敢彈劾皇帝寵臣,剛當侍郎就敢得罪宰相,這頭是真的鐵!”
“這個時候的先祖已經三十七歲了,我剛查了查,他四十七歲時就死了,短短十年的功夫,他是怎麼當上宰相的?”
觀眾們詫異,這樣一個忠正之臣,在那樣的朝局下,怎就十年登天?
難道,文天祥也沒有看起來那麼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