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站在了所有支教老師面前。
老師們見狀,馬上嚴整的站成了一個佇列。
“為人師者最重要的,就是身體力行。教書育人乃國之基本,你們都是國之基石。”
孔夫子說道:“吾在這點上,對你們這些師者沒什麼可以說的,唯願後世可以秉持本心,不要像儒家一樣變了本質。”
“學文先習德,立德先立行,後世之師,當如這些支教老師一般,為學生及當代之標杆,以良好的德行去教書育人,以大公無私的德行去對待每一個學生,以奉獻自我的德行去為國家培育人才。”
“後世若問,為何為人師者就要大公無私,就要奉獻自我?吾的回答是,師者,非為一般之職責,非為養家餬口之職責,扛的乃是國之重任。”
“若無大公無私和奉獻之心,部分師者,亦會如春秋之後的儒者一般變質。”
“吾早從後世口中得知,春秋戰國之後,儒家為得君王重用不斷曲解經意,成為了迎合時代的工具,再無春秋之心。”
“若吾後世之師,成師光為利,做事光看益,為迎合自身之利,對學子區別以待,則師者,亦將變質。”
“那,後世之師,便會成今日之儒家。”
“儒家的發展,後世之師務必引以為鑑。”
觀眾們總算是知道,孔老夫子對儒家的所作所為有多生氣了,春秋時期,孔夫子講究讓統治者愛國愛民,講究讓天下百姓之間仁愛,君愛民,民愛民。
可等他走了之後,儒家就逐漸徹底為君權服務,開始教統治者如何更好的統治百姓。
至於是不是對百姓有利,就不在他們考慮範圍中了。
江逸仔細聽著這些話,發現,孔夫子雖然對儒家失望,但一直相信儒學可以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
他也堅信,儒學肯定是好的,依然是當之無愧的國學。
支教老師們聽完孔夫子的話後,都鄭重地朝夫子鞠了一躬。
梁老師帶頭說道:“晚輩一定謹記夫子教誨,一定以身作則,以儒家為鑑,堅守師心師德,繼續為國家教育事業添磚加瓦,繼續讓更多人的讀上書,讀好書。”
其他支教老師也都紛紛表態,孔夫子耐心的聽著,時不時露出笑意,連連點頭,開始期待,後世能有越來越多這樣的好老師。
霍去病豪爽道:“沒錯,少年強則中國強!要使少年強啊,一看家庭教育,二就看學校教育了,家庭更多是教會孩子為人,學校更多教育孩子成人,你們老師的職責可是任重道遠!”
太宗皇帝笑道:“看看,這去病說話是越來越像朕了!”
“胡言亂語!”一旁,漢武帝白了太宗皇帝一眼,“去病就是去病,別什麼都跟你扯上關係!”
要像,那也得是跟朕像!
漢武帝欣慰的看了眼去病,發現這位少年將軍,也在不斷成長。
多到後世來走走,總是錯不了。
突然,漢武帝像是想起了什麼,對霍去病說道:
“去病還在,真乃朕一大幸事……”
“陛下,您怎麼了?”霍去病擔心地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