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顧靖澤> 第1290章 鴛鴦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90章 鴛鴦拐 (2 / 3)

江逸想到這裡,總算是明白為什麼霍去病會率先關注到足球運動了。

這是腳癢癢了,想再到外域去踢爆外域人啊。

至於項羽先祖,就像霍將軍說的,只要會射門就足夠了。

對面的守門員攔一個怕是就得犧牲一個,要是項王留手的話沒準能活,不留手那球射之時,嗩吶吹響之日。

提起足球,就不得不說說起源了。

現代足球的前身就是華夏古代的“蹴鞠”,後經拉伯人從華夏傳到了西方,最終在西方發揚光大。

作為起源地的華夏連世界盃都進不去,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江逸想,既然起源於古華夏,那就讓古華夏的先祖們都回來,去教教他們做人吧。

他第一個想到了高俅,這傢伙雖然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奸臣,但把年輕時的他找來絕對是個好手。

這傢伙一輩子雖然沒做過啥好事,但好歹也算是知恩圖報,蘇東坡當年在友人面前推薦了一把高俅,這才讓高俅有機會遇到後來的皇帝——當年的端王趙佶。

後來,同為朝廷重臣的蔡京不斷迫害蘇東坡,對他的家屬也不放過,高俅非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不忘報答蘇氏,千方百計地接濟蘇家,每逢蘇家子弟入京都會給不少錢。

或許正是因此,高俅才能在之後徽宗與欽宗之間的權力鬥爭之中得到善終,得以病死,而不是像童貫一樣被梟首於開封吧。

他在踢球方面的造詣,更是一直存在於史書典籍之中,一招鴛鴦拐名留青史,出神入化,即是用左右腳腳踝連續踢球,足見他的顛球停球技術,。

再就是高俅在踢球的過程中,蹴鞠就像粘在身上似的,這就說明高俅的盤帶技術也十分高超。

而且在宋代,蹴鞠比賽決定勝負的因素主要是靠進球數。

一種方法是在一個長方形球場的兩邊設定六個球門,稱作“風流眼”。

參賽的人員分成兩隊,每隊有將近12個人左右,守護自己的“風流眼”,並且將球踢進對方的“風流眼”中,哪支球隊踢進的球數量最多,就算做獲勝。

另一種方法是在球場中間豎立一根高三丈的球杆,上面有個風流眼,以雙方進風流眼的球數決定勝負。

風流眼離地三丈將近十米高,直徑只有30CM左右,比現在的球門不知道小了多少倍。

由此可見,高俅的射門技術也非常精準。

要是讓高俅來現代適應一下足球的踢法,指不定能在世界盃上秀出什麼花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