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
……
江逸看著這幕,想起了辛棄疾,他吟誦出了那幾句千古絕唱:
“嘴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觀眾們望著此景此景,再配上這首詞,突然更加理解了這首詞中,所包含的精神。
那是為了國家義無反顧,征戰沙場的決心。
那是無數個如辛棄疾和范仲淹一般的義氣兒郎,在騎快馬,揚長鞭,執金戈,踏三山五嶽。
“好詞,好詞,此詞是何人所寫?”
范仲淹彷彿看到了知音一樣,可當他聽到可憐白髮聲的時候,眉頭又不由皺緊。
他沒有在古籍中看到過這首詞,應當是出自後世。
莫非後世有良將有才卻不得重用,又多了不少遺憾?
“文臣,辛棄疾。”江逸嘆息道。
“文臣……”
范仲淹啞然,他不知自己從何時起,一聽到文臣這兩個字都有點怕了。
“單從這詞的意境來看,此人有從武之心,為何竟是文臣啊。”
范仲淹悵然失色:“單是一首詞,老夫便能從中看出其蘊含的刀槍劍影和戰場飲馬之心,難道當時的皇帝看不出來嗎?”
“他,莫非又是我大宋的臣子?”
范仲淹幾近恐懼了,他多希望能看到江逸搖搖頭,說這不是大宋的,那樣他雖然還是會惋惜,但總算能好過一些。
然而,江逸最終,還是不得不點頭,說道:“他也是宋朝的。”
“唉,宋啊,大宋啊,你為何就不能如漢唐一般將星璀璨?”
范仲淹抬頭望天,像是在訴說著天的不公。
但凡大宋能重武一點點,以這個朝代的經濟實力,再選出一些強兵強將,能把這片大陸都給殺穿,甚至把隔壁大陸打下來都有可能。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就宋朝這尿性,大唐送個李靖他們都能給砍了。
江逸無言以對,他不想在節目裡再說辛棄疾先祖的事蹟,打算等以後私下再談。
時空之鏡,繼續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