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顧靖澤> 第1239章 我恨觀後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39章 我恨觀後感 (1 / 3)

范仲淹重新拿起了調令,一想到災區的百姓,他的心就已經飛到了蘇城。

“如此,範公還要請辭嗎?”

寺丞和推官不約而同地都望向這位他們都敬重的長官。

沒等他們繼續,范仲淹就已經走到了大堂外,衝下人喊了一句:

“備馬!”

讓隨從留在這裡收拾行李,范仲淹一個人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前往蘇城的路。

於是,這一年的六月,飽受水患之害的蘇城百姓迎來了他們的新一任知州——范仲淹。

“範公,您萬不可再往前了,前面剛發了洪水,萬一您有何閃失,我們無法向朝廷交代啊!”

“不親自去看看,怎能瞭解水患的程度和周圍之地形?”

時空之鏡中,范仲淹官袍溼透,渾身上下沾滿了泥濘,這時候的他已經四十五歲了,身體早沒當年鎮守一方那般健朗,但面對洪水,他依然毫不退縮地成為了逆行者。

一個知州,就這樣在自然災害面前,頂在了最前面。

他跋山涉水,親自把蘇城的水性和地理環境都給瞭解了透。

回到府中時,早已飢腸轆轆,肚子咕嚕咕嚕地叫著,卻是絲毫顧不上喝一口水,立馬在蘇城地圖上做起了標記,對手下人說:

“馬上開浚崑山、常熟間的“五河”,將積水導流太湖,注入於海!”

修圍、浚河、置閘,以這三項為主的治水經畫,在范仲淹的安排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蘇城水患因為他的到來得到緩解,最終徹底消退,范仲淹也因此成為了蘇城百姓中的大賢、

千百年後,不知百姓是否還記得?

“先祖這個舉措,不僅福澤當世,更是為之後的南宋到明朝的水患治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直到晚輩所處的時代依然受用。”

江逸十分敬重地看向范仲淹,這位哪裡有災禍,就會出現在哪裡的先祖,他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自己的所說。

都說初心易得,始終難守,但華夏曆史上,總是會有一個又一個如范仲淹般的人出現在他們的時代,成為那一顆璀璨的星辰,護國護民。

“後世,可還有水災和饑荒?”

范仲淹十分擔心地問道:“若有,你可用此能力讓老夫看看,也可親自帶老夫去看,老夫興許能為後世多做一些事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