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紛紛搖頭,不加掩飾地露出自己軟弱的一面。
寇準據理力爭,無論如何也不肯退讓,導致宋真宗也拿不定主意。
唉,江逸越想越氣。
寇準都把話說得這麼清楚了,皇帝和臣子還這麼搖擺,可想而知他們這時得有多慫。
敵人和困難可怕麼?
可怕的,是人們喪失了應對困難的勇氣!
往往一個困難可以有很多解決的辦法,但許多人一看到困難就望而卻步,或是擱置著說沒事,以“沒事”二字來掩飾內心的怯弱,導致困難累積在了一起,逐漸堆積成了一座山。
等到那個時候,再說:啊,老天為什麼要這樣對我,蒼天不公啊,為什麼別人可以過的那麼好,而我生活還一團亂麻!
然後,生命裡充滿了抱怨和頹廢,情緒再影響到周圍的氣,讓自己的周身滿是怨氣,福氣又怎會來?
宋真宗和許多臣子現在就是如此,他們由內而外,發自內心地充滿了恐懼。
這股恐懼本會吞噬他們,讓他們遷都,讓他們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軟弱者,丟失祖宗宗廟,變得偏安一隅。
但他們必須感到慶幸的是,有寇準在,寇準的氣裡沒有恐懼,只有有戰必打,殺敵必勝的決心。
他的氣,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是寧死不做遷都奴。
這樣的氣,直接改變了宋在遼面前毫無反擊之心的局面。
在宋真宗不能決定的時候,寇準找到了太尉高瓊:“太尉你飽受國家的恩澤,現在用什麼來報答呢?”
高瓊明白他的意思,當即回道:“我是武人,自當以死效力。”
寇準再次進屋,面見真宗,高瓊跟著他站在堂下。
寇準肅然道:“陛下既然不認為我說得對,可以問問高瓊他們。”
宋真宗看向高瓊。
高瓊立即說道:“啟奏陛下,寇準說得對,若陛下親征,我軍必定能勝!”
寇準又說:“機不可失,我們應立馬親自率兵征討。”
高瓊見宋真宗沉默不語,權當他是預設,馬上指揮衛士推來輦車。
宋真宗眼看騎虎難下,縱然心中百般不願,也只得坐上輦車,渡過黃河。
宋真宗來到澶州北城門樓,附近計程車兵看到了皇帝的黃羅傘蓋,紛紛歡呼跳躍了起來!
“兄弟們,陛下來了,陛下威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