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顧靖澤> 第1225章 又是詩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25章 又是詩人 (2 / 3)

“老天爺,我小時候背過的詩詞裡面,到底還有多少牛逼的詩人?”

“早知道王安石這麼厲害,我揹他的詩就不頭疼了,肯定第一時間背完!”

觀眾們越說越激動,能夠背這樣一位牛人的詩句,不比乾隆的一片兩片三四片香多了?

畫面之中,一位穿著白袍的中年,這是中年時期的王安石。

“唉,如今大宋內憂外患,大宋每年居然要給遼、西夏輸送大量的歲幣,朝廷卻軟弱至極,竟毫無漢武雄風……”

王安石站在一座高山之上,遠眺著大宋的江山和百姓,眉頭緊緊皺著。

北宋時期最大的邊患就是遼國和西夏,可惜,在趙匡胤陳橋兵變和杯酒釋兵權之後,整個大宋都開始走向軟弱。

明明有大量的錢財,但就是不願意和邊境的對手開戰,生怕有將士居高自傲,生怕有將領再來一次陳橋兵變。

這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

畢竟,趙匡胤嚴格來說,是給武將帶了個壞頭的。

因此,宋朝的皇帝不得不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對武將格外忌憚和壓制。

因為,一旦真出現了哪位功高蓋主的武將,他們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學趙匡胤。

他們就可以高舉戰旗,對手下計程車兵們說:“當年宋太祖也是武將,他乃至於趙氏的江山都是靠陳橋兵變得來的,為什麼我們不能這樣做?”

“諸位,請隨我效仿太祖,奪下趙氏江山,爾等就可享從龍之功!”

宋朝每一個皇帝,都會非常擔心這樣的事情。

這遠比殺兄的隋煬帝和殺兄弒弟的李世民造成的威脅要大,畢竟皇室兄弟嘛,防著不給實權就是了。

但武將,一旦要打仗,能不給權?

那些副將一旦可以享受到從龍之功,能不跟著?

唉,所以這就導致整個大宋時期,武將的地位都很尷尬,導致明明富有四海的朝廷,寧願賠和送給別人錢,也生不出來把敵人幹掉的骨氣。

他們前期,不是怕敵人,而是怕自家武將。

中期和後期,又怕敵人,又怕武將,可想而知有多矛盾。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