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有些事情,由不得江逸不信了。
這個道長不會跟自己說相信科學,他只會縱身一躍,連跳幾個高約十米的下坡,只會單憑一雙腳,就能以樹幹為發力點,衝上數十米的大樹。
不敢想象,要是樹幹再凹凸不平一些,他到底能上到多高。
江逸想,可惜這樣的人無疑是鳳毛麟角,像這道長估計小時候學武,到這一百多歲怕是學了一百多年了,光就這個學武時間,那是正常人能做到的?
而且,他還得在這個過程中讓身體保持巔峰時期的活力,這對一個年齡越來越大的人來說無疑是天方夜譚。
因此,單就年老時身體的退化,就會淘汰掉無數的修道之人。
只有能夠做到這點的,才算是真正拿到了修長壽大道的入場券。
這不光要靠平時的習武和修身養性,還得看氣運。
腦海中回憶起沈道長騰幹上樹的輕鬆,江逸尋思,這樣的人應該還存在,但華夏五千年裡,能找出來的人有沒有過一千,他還真無法預估。
深呼吸一口氣,江逸擔起兩桶水,毅然往好漢坡上十分見謹慎地走去。
習武越發深入,江逸就越發慶幸,好在早就獲得了系統獎勵的百人斬,打下了體力基礎,否則光是這樣的基本功,都足夠他練個幾十年的。
挑水上山之後,就是在好漢坡的階梯上,把腳後跟懸空,只用腳的前半部分踩在階梯上,得堅持一個時辰,得這部分練下來之後,就要越發往後挪。
袁雅不放心,想要在江逸的腰上綁上一根大麻繩,這樣江逸要是不小心掉下去了,她就能及時接住他。
江逸拒絕了這個提議,理由是就算他不慎摔下去也死不了。
別人不敢放心大膽練的武學,江逸在古代,可以,這就是他最大的倚仗。
但這個過程中,肉體和精神上吃的苦卻是實打實存在的。
可想要做成一件事,哪有不吃苦的?總是要有所犧牲。
因此江逸不怕吃苦,什麼都不做但又什麼都想要,那跟耍流氓沒有任何區別,成果需要培養,目標需要追逐。
當困難壓得我們無法前進,倍感頭疼的時候,那就只說明瞭一點——我們需要進步了。
除去生離死別和絕症,困難都不是我們的敵人,而是督促我們進步的警鐘。
當警鐘敲響之時,人們若還是視若無睹,那麼,會在不遠的將來迎接他的,才是真正的大難臨頭。
這兩者,有本質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