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看了眼珞珈山,整座山上各種植被拔地而起,有常青的松柏,有已經掉落的楓葉,山頂雲霧繚繞,山裡時不時傳來鳥獸的叫聲。
陣陣涼風帶著大自然清新的氣息湧入鼻尖,江逸深呼吸了一口氣,頓覺渾身上下舒暢開來。
這要是常年住在這,想不長壽都難啊。
江逸內心感慨了句,袁雅衝他道:“公子,我們上去吧。”
“好。”
江逸跟在了袁雅身後。
袁雅拿著一把柴刀,踩在泥土地上,一邊開路,一邊說道:
“這位高人的名字叫做沈承志,是道家前輩。”
“所謂僧不問姓,道不言壽,公子來自數百年後,我不知道你們是否也有這個規矩,但在大明,可一定要切記,不要詢問道家之人的年齡,以免碰了高人的忌諱。”
“好。”
江逸點頭道,僧不問姓,道不言壽,現在許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和不講究這個了,甚至還會故意去套人家的姓名和年齡,其實這都是很沒禮貌的行為。
要是哪天不小心穿越到古代,可千萬不要傻傻地來句,道長你今年幾歲,和尚你姓什麼之類的問題,非常容易犯忌諱。
佛門講究四大皆空,出家為僧後就意味著要和世俗斷絕一切關係,這其中也包括了父母賜的姓名。
不過,在最開始的時候,僧人的姓都是跟隨師父而定,師父的姓又是根據他們原來的地方而來的。
例如,如果師父是從天竺來的,那麼就姓“竺”,康居國來的,就姓“康”,月支國來的,就姓“支”。
再如——唐玄奘。
不過這樣顯得比較混亂,況且除去唐玄奘外,在古代那些異域的姓氏和中土文化有點格格不入。
道安法師決定改變這種局面,他把僧眾召集起來說:“我們出家人都是佛陀釋迦牟尼的弟子,既然慣例弟子跟師父姓,那我們應該都以‘釋’為姓才對,這樣也就不會混亂了。”
打這以後,佛門弟子都是以“釋”為姓了。
如果我們不瞭解佛門文化,遇到寺院裡的僧人,問他們俗姓是什麼,就有可能會勾起他們對於世俗的回憶,這樣也影響他們的修行,所以才有“僧不問姓”的禁忌。
我們的本土道家的講究就是,在道教中,同樣有著字輩的存在,不同的流派字輩內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