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的惡評在網路上層出不窮,人們義憤填膺地抨擊著,但好像怎麼抨都抨擊不完。
最好的辦法是不用理會。
一個人的思想觀念從小到大養成,不可能因為我們幾句話就能改變他們的價值觀,反倒會讓我們覺得噁心,保持距離是最好的辦法。
正如孔夫子所言:“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就連孔夫子面對不賢者都講究自省,而不主張勸說,道理便在這裡。
似乎,越來越多的人看明白了這點,所以反駁的人也少了許多。
這些嘲諷民眾的人自覺無趣,沒啥熱度,也就把目光放到下一個話題去了。
早上九點。
劉學長、陳詩瀾等人也都自發來到了江逸沉江的江邊。
“他會回來嗎?”陳詩瀾問。
劉學長嘆息道:“唉,我想他要是能回來,早就回來了。”
“撈上來的那輛車是怎麼處理的?”陳詩瀾繼續問。
“警方調查完後,華夏臺收回去了,沈臺相信江逸一定會回來,說要把這輛收藏起來警醒我們,等江逸回來,再給他買一輛新的。”
劉學長說道:“我們應該相信,他可以回來。”
“或許,沒有訊息,才是最好的訊息吧。”陳詩瀾皺著眉頭,“讓江逸好好休息,有些事情,也該我們去做做了。”
“你打算怎麼弄?”劉學長問道。
陳詩瀾回道:“我就是一個集團裡的普通職員,做不了什麼,但我們一群人,可以。”
說完,陳詩瀾轉身,看向身後一同前來的,當初去了糙米幫江逸的那一批的留學生,現在,包括她和劉學長在內,也就只剩下十三個了。
“敵人設計了江逸,我們卻連出手的是誰都不知道,不覺得這很愚蠢麼?”
陳詩瀾說道:“我們應該想辦法把他們引出來,應該用我們自己的力量,把壞人繩之以法。”
“可是江逸不在,殺手還會對誰感興趣呢?”一個留學生問道,“而且,我們就算能夠引出來人,也打不過那些殺手啊。”
“去找沈臺,沈臺一定有渠道找來能夠對付殺手的人,我們需要想一個辦法,讓殺手對我們感興趣。”
“我覺得這個辦法行不通,殺手好端端的來殺我們幹嘛,我們能值幾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