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冰臺,一個傳說中的機構,是否存在還不可考。
據說是由秦惠文王時期的張儀主持興建,是秦國統一前建立的秘密機構。
他們的專職是暗殺、收買權臣、挑撥離間、安插臥底、製造謠言,竊取機密等。
要說起它,就不得不提一提大秦的鐵鷹劍士了,這是秦國優秀的習武之人才能獲得的稱號。
早在秦孝公時期,“鐵鷹劍士”就已經在戰場上為國征戰沙場,在秦對其他各國的戰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雖說,秦孝公時期的秦國相當弱小,甚至其他國家動不動就想要裂土分秦,但老秦人最不缺的就是骨氣。
因此,哪怕很多次選拔都選不出來“鐵鷹劍士”,他們也從不會降低選拔的要求和標準。
參加“鐵鷹劍士”選拔的人,必須負重數十公斤的軍需品,行軍數十里,除此之外,他們還得能夠拿著戈矛和盾牌進行貼身格鬥。
再之後,就是馬術考試、射箭、劍術等各種考核。
大部分人聽到這裡,估計連想參加選拔的心都不敢有。
但這就是鐵鷹劍士的選拔要素,那個時期的所有單兵技能,都是鐵鷹劍士的必考專案之一,而且標準高到難以想象!
傳說,透過考試的人還得在軍營裡參加進一步的測試和選拔,然後才是集中訓練。
只有全部透過這些考核的人,才有資格成為秦軍中的最強者——鐵鷹劍士!
鐵鷹劍士不僅武藝高強,還頭腦靈活,驍勇善戰,要求的是有勇有謀。
這其實就相當於是大秦的特種部隊了,但在那個時候,大秦的作戰理念還是沒有那麼先進,導致一些鐵鷹劍士去了咸陽當御林軍或者皇宮禁衛。
還有一部分便是在各大官員的府上跟隨他們,做他們的貼身侍衛。
那些剩下的人才有機會到秦國的軍隊中去,到了之後也得看個人才行。
有領導才能的可以做百夫長甚至千夫長,有些就只能做普通的步兵,相當於千里馬和一群普通馬混在了一起,無法最大程度的發揮出特種作戰的作用。
當時,秦國軍隊中,每個百人分隊能夠分到十個鐵鷹劍士,就已經是那個分隊的其他人祖上燒了高香了。
也正因此,即便這些劍士的單兵實力再強,也無法凝聚成一股強有力的作戰勢力,很容易明珠蒙塵。
在秦孝公時期,對陣魏國的一次戰鬥中,就有一個百人隊中的十名鐵鷹劍士聯合起來對魏軍進行衝營的經歷,他們十人組建成了一支特種小隊,一馬當先,從魏軍的軍門一直打到中軍大帳!
期間魏軍首領的親軍六十多人出來阻擋竟被那十名鐵鷹劍士和十幾名跟隨他們的秦軍猛士殺得片甲不留!
一個首領的親軍在人數和地利方面的佔了優勢,還是在正面硬剛的情況下都被團滅,這就是鐵鷹劍士的戰力。
到了秦惠文王時期,張儀擔任秦國國相期間,有一名秦軍大將曾經組織了一個鐵鷹千人隊。
但這讓許多崇尚大規模兵力衝鋒作戰的秦軍首領很是反對,讓一千人去和人家正面打那不是找死嘛,對面可有數十萬敵兵!
不過,那首領根本不明白大將的用意,這名大將從頭到尾都沒打算讓這一千人去配合大規模作戰,而是出奇制勝!
他率領他們專門襲擊敵國的要害部門,在敵人的後方不斷襲擾,動不動就搞敵人的運糧隊。
機動性地對敵人採用暗殺、滲透、偷襲、精確突擊、心理戰以及點穴戰術等各種超前打法,且打起來一貫速戰速決,毫不戀戰,不抓戰俘,搞得敵國惱羞成怒還別無辦法。
大將的這一做法取得了極大的成效,使得那些敢秦國為敵的國家皆認為秦國有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