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查出來華佗撒謊,於是當地臣子就用傳車把華佗遞解交付給了許昌監獄。
經審訊驗實,華佗供認服罪(漢律:1.欺君之罪;2.不從徵罪)。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最大好處,就是誰敢抗命,那就給誰安上個欺君之罪。
就這樣,華佗迎來了人生最後一場浩劫。
這次,連荀彧求情都不管用了。
華佗在牢獄之中被拷問至死。
臨死前,華佗為了讓所寫的醫術能夠流傳於世,就把它遞給獄卒,說:“這書可以用來救活人,還望你幫……”
“不,這我可不敢收,這可是觸犯法律的!”
獄卒慌忙推脫,哪敢接這燙手山芋。
最終,華佗只好忍痛,討取火來把書燒掉了。
“老夫怎麼給燒了?老夫為什麼要燒啊?!”
現代世界,華佗立馬就火大了:“老夫怎麼能燒了它,當真是被打糊塗了啊!”
“那本書就算放在獄中,待有人發現,沒準還能呈給丞相,沒準還能流傳於世,造福百姓,老夫怎麼就給燒了!”
華佗看著畫面中的自己恨鐵不成鋼,可隨即,他不信的道:“這真是老夫能做出的事?”
“這……還得先祖自己回答。”
江逸難以確信,有些事情沒到那一步,哪怕未來的當局者也不知道會怎麼做是很正常的。
畢竟人正常的時候,跟受了重創或某種打擊之後的腦回路是不一樣的,在這兩種情況下,壓根就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維去換位思考。
這也是很多人為什麼會覺得別人自殺很愚蠢的原因,因為我們是在用正常情況下的思維,去剖析人家已經深陷苦難和抑鬱之中,難以自拔的思維,當然無法理解甚至覺得可笑。
可在飽受重壓的情況下,能清醒思考的能有幾人?
沒準那個時候華佗一時半會想不開,或覺得那曹操和獄卒不識貨,乾脆就一把火燒了算了。
“既然如此,無論此景是真是假,老夫都在這裡多待兩日。”
華佗豁出去了:“待我完成青囊書之後,再交給你,你務必要讓這本書流傳後世,務必要讓天下的百姓少生病,活得快活一些。”
“您真不怕晚輩心術不正?”
“老夫一生閱人無數,不說算無遺策,但看人還是準的。”華佗正色道,“你,可信。”
“那,晚輩恭敬不如從命,多謝先祖。”
江逸拱手而拜,說實話他還是對青囊書興趣不大,但必須得先把這位老祖宗穩住了,等他看到後世之後,沒準自個就想留下來了呢?
畢竟,這些精通中醫的老祖宗,要是看到西醫當道,心底能服氣?
尤其是華佗先祖,從他在應對曹操這件事情上,就足矣看出他的傲氣。
現在看來,就差最後一把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