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逸,這是何概念?”夫子不理解現代貨幣的價值。
江逸在一旁,雖然早就猜到支教老師的工資不高,也會有幾百塊,可當看到一個老師,在說出這樣工資時,臉上居然看不出一絲怨言時,他的心中不由感受到了一股震撼,像是靈魂受到了衝擊和洗禮。
他鄭重說道:“按照現代城裡的消費,我們吃一碗普通的面,也是15塊起步,梁老師的工資,就算一個月裡沒有任何其他消費,也只能只能在城裡吃66碗麵,相當於一天只能吃兩碗,還不能吃早飯。”
江逸說完,又想這個說法可能對夫子來說還是不太通俗,補充道:“城裡看一趟小病就得幾百上千塊,梁老師一個月的工資,可能生一場小病就沒了……”
“若是一場不大不小的病,都足矣花光梁老師一整年的工資。”
江逸這麼一說,觀眾們頓時更加理解了一千塊錢是多麼的難。
這錢,放在這個時代能幹嘛?
許多人都不由跟著思考起來,一臺膝上型電腦都得三四千起步,梁老師要想有一臺,得不吃不喝存三個月……
生病了去醫院做個檢查,幾百上千塊起步,再加藥錢,梁老師要看好一場病得花兩個月的工資……
“這,這點錢怎麼能活啊!”
觀眾們怎麼都不敢想:“這要是我,知道才這麼點錢我都不帶乾的!”
“各位,還有一個問題,梁老師這個年紀肯定也是有老有小,孩子的教育、身體、日常,哪哪不需要花錢,要是老人再生個病怎麼了得?”
“樓上你不要再說了,你越說我越心疼支教老師了,看來值得尊敬的不只是支教老師,還有她的家人支援啊。”
“我看這梁老師的老公肯定能賺不少錢,不然怎麼生活?”
剛才的質疑聲一下子少了許多,無數人難以想象,這些老師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糙米觀眾:“我就說華夏有些人腦殘吧,換算成我們米元才一百多塊,在我們糙米連幾頓飯都吃不起!”
“就是,這要是在我們糙米,是絕對不可能有人乾的!”
“所以說,我始終無法理解有些華夏人的腦回路,那些孩子沒書讀就沒了,自己能活好才是最重要的,別人家的孩子關我們什麼事!”
廢鳥觀眾:“雖說我們一直在學習華夏,但有些精神,即便是我們也無法學到。不可否認,華夏人的民族大義和情懷,遠遠超過了我們大廢鳥。”
“這個老師,值得我們大廢鳥帝國尊敬和學習,我謹代表我個人,向她致敬!”